当时有位管理市场的领导,还跟我说,你生意这么好,不如花点钱,我给你弄个小房子,搞个熟食店。还是那时候太年轻,没有经验,像这种好事,别人想都想不到,求都求不来的,竟然降临到自己的面前,却不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不知道好好把握住,那领导想方设法的给我弄了一块好地方,做了一个小铁屋,也就是想每月收我点租金,我却没有理会他,哪知得罪了管理市场的领导,这生意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了,加之后来城市管理,卫生检查越来越严,所以三天两头抄我的摊,那领导还咬牙切齿的指着我的脸说我不识抬举。实在没有办法,南大街那个地方干不下去了,就那领导特意为我定制的铁屋租给了别人,人家品种上的十分齐全,生意也十分红火,但肘子猪蹄,始终做不出我所做的那个味道,于是那老板又特意找到了我,从我手里批发过去,到他那卖。那时候我们的零售价钱是六块钱一斤,他从我手里以六块钱一斤的价格买过去,再每斤加两元,八块依然卖的也不错。但没过几天,可能是人家研究出来我所做产品的精髓,也或许是人家的生意火的,已不在乎多卖点或少卖一点吧,就便没再从我这里拿货了。
而此时,我爱人挺着几个月的孕肚,很难帮我做许多活,我早起去进货,回来清洗收拾再煮出来,还要出去卖,一个人实在太忙太累了,所以熟食的生意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便准备改行。
记得那时我跑黑车拉活的时候,遇上一个宣武分局的警察跟我说,当年位于南三环外的马家堡地区,聚集着全国各地外来混事的人,而尤其是河南的精英居多。
马家堡西街,从南至北短短几百米一条街的南、西、北面,是一片片正在开发的建筑小区。而东面则是一溜村民自建的平房。
因那时候的建筑科技不是十分发达,每一片工地每一栋楼,基本上主要都是靠人工人力来完成的,所以那里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民工。
有了那么多的人,也就有了无限商机,所以在马路东侧那溜平房里,开着各种各样的小买卖。
槐房村离马家堡原本就不远,像这等繁华地带,如此热闹挣钱的场所,怎么能少了齐呢,所以那马车他早就不赶了,就在西街那溜平房里,租了两间开了个餐厅,门口还摆着台球,并在餐厅的后边,弄了一间大空房子,开着录像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