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也同样欣赏不来。
对于韩信的兵法他是很佩服,但问题就在于他的大唐并不缺少能征善战之人。
恰恰相反,放眼整个朝堂,没有灭国本事的,都没脸称自己是名将。
大唐并不缺少善战之将,所以他也并不理解韩信这般的倨傲。
“你们俩还真是不知民间疾苦,不知其他朝代的苦楚啊。”
“有才能的人,傲气些怎么了?”
“这要是在朕的大宋,除了兵权之外,他要什么,朕都能给什么!”
对于那两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赵匡胤多少有些无语。
你们麾下都不缺名帅猛将,当然能在这大放厥词了。
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大唐还是将星如云,到了他的大宋……
外界都传闻他宋太祖赵匡胤忌惮麾下将军,于是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这才导致了大宋孱弱。
可事实上呢?
那些所谓的将领没一个比他能打的。
放到战场,他甚至都未必能看得上!
这些人纵使让他们领兵,又能如何?
正如赵匡胤了解他们一般,他们也同样对自己的能力无比了解。
造赵匡胤的反?
他们还没活够!
自始至终,他老赵杯酒释兵权就不是忌惮自己在世时这些将军谋反,而是为了后世考虑,避免军阀割据之事再发生。
至于让那些人去地方上享受荣华富贵,也就是因为他老赵觉得这些人领兵的才能远不如自己,用他们,还不如自己亲征。
但凡要是韩信在大宋,在他的麾下。
别说言语上平起平坐,只要他不想要兵权,不想谋反,并且在关键时刻能够领兵收复河山,那就是在真正的名义上平起平坐,他都能接受!
“老赵说的也没错,这样的善战之将,也得看生的时代。”
“生在盛世,他这样的人自然是无用处,盲目的倨傲只会自取灭亡。”
“可在乱世,得这么个韩信,便几乎能够得到争夺江山的底蕴!”
“乱世的皇帝,谁不想要这么个韩信辅佐?哪怕他不分尊卑。”
甚至杨坚感觉自己的话说的都过于保守了。
就如之前盘点过的那宋孝宗时期,要是能给赵昚一个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