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昨日卫无缺以近乎明示的方式,暗示鸿胪寺官员们活路在哪里。
皇帝、内阁五相。
鸿胪寺的官员着急忙慌地奔走了一夜,却一个关键人物都没有见着。
齐国公府那是出了名的门槛高。
连宋、赵二相都只接见了几位来访的府寺上卿,没有三千石秩俸,不要来登门。
李镇元从不过问文官的事,严东吴本就立足未稳,更是直接闭门谢客。
果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乎?
鸿胪寺官员求告无门,苦不堪言,竟是连膝盖都没有大佬愿意收。
今日的内阁倒是非常平静,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只是内阁的官吏们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这个节骨眼惹出事端,引来相国们的集中注视。
三位相国同时盯上了鸿胪寺,还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鸿胪寺上上下下就先崩溃了。
只文选司仍旧压力山大,十分忙碌。
三位相国不约而同地在公廨翻看鸿胪寺官员简历,时不时就会派人来要详细材料。
四月十五日。
内阁传来消息,相国们终于看完简历了,要碰头了。
“说起来,这还是咱们第一次单独聚首,以后就成为定制,每旬的第一天都碰一次头,如何?”
五相聚首,姜云逸先声夺人。
宋九龄淡然道:“可以。”
李镇元、赵广义、严东吴也都点头同意。
旁听兼纪要的尚书台郎中解文杰低头苦笑,明相说话还真是字字玄机。
每月一次的御前内阁扩大会议定在每月的十二日,内阁五相逢一聚首,除了商讨国事,显然也有提前一日达成一致,共同应对府寺上卿的意思。
宋九龄主动开口问道:“鸿胪寺你打算如何处置?”
鸿胪寺是矛盾的焦点。
姜云逸道:“府寺革新乃是治国理政之切实需要,过去我们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大周周边,鸿胪寺设立的目的主要是处理与周边藩国关系。
大周国势一有衰落征兆,藩国立刻便要离心离德,不来朝贡事小,不断滋扰侵蚀边疆事大。
周边关系仍然是朝廷外事的重点,但不是全部,与西洋人的官方联系必须尽速建立起来。
这是鸿胪寺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姜云逸说到这里,就自觉打住,先看看其他相国们的反应。
宋九龄问道:“便是强如燕国,都得称臣纳贡,你打算如何对待西洋人?”
这一点倒是和美帝有些像,大周还不习惯和别的国家平等相待。
如果朝廷与西洋之国平等论交,肯定有损权威。
姜云逸淡然道:“要人家称臣,那也要能打到人家家里去才行,这应该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眼下,我们必须务实地与西洋人打交道。
官方关系可以先放一放,但官方联系却不能耽搁。”
他这么一咬文嚼字,众人登时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