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真正被日军埋伏的是查大受、李宁、孙守廉、祖承训四人的部队。
李如松是得到消息后赶来支援才被迫进入的包围圈。
其实此战结束以后,李如松就已经意识到了查大受的问题。
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他选择了隐忍,并没有将心中的怀疑表露出来。
同时也意识到有一股神秘的势力正在干扰着朝鲜战局的进展。
加上朝堂突然对他大加抨击,主和派士气高涨,这让他立马将怀疑的对象对准了主和派。
此时的万历皇帝也因为不清楚前线到底出了什么事,立场有些动摇,一连三封信向李如松询问真实的战况。
李如松将战场情况如实上报之后,同时也将自己的怀疑如实上奏。
万历皇帝也是综合考虑之后,才决定同意了主和派的和谈要求。
其实君臣两人同意和谈的原因,都是因为忌惮那股能影响到朝鲜战局进展的神秘势力。
查大受是跟随了李家征战多年的家丁,这样的人都能被那股势力收买,可见他们必然是处心积虑的渗透过李家。
现在李如松能确定被人收买了的只有他一人。
其他人还有没有被收买,李如松并不能确定。
两军交战的时候还要随时提防着自己的人使阴招,这仗还如何打得下去?
所以碧蹄馆之战结束后李如松才会一反常态的支持了和谈。
但是在别人眼中,就成了他碧蹄馆失利的另一铁证。
甚至有传言说李如松在碧蹄馆被倭寇打怕了。
一个带过数万大军征战沙场,半生戎马的铁血将军会因为一场损失不到千人的小战役而感到害怕?
且不多说别的,李如松能从一个战兵升到三军统帅,除了家世之外,其本身的战绩也必不可少。
光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敌人,少说也有数千,否则根本升不到现在的地位。
李家那么多人在军中杀敌,李如梅更是箭法如神,碧蹄馆阵亡的倭军大将,有近半都是被他射杀的。
他的战绩比起李如松来都是小巫见大巫。
由此便可知道李如松到底有多猛。
实际上仔细分析整个碧蹄馆战役,就会发现从查大受引诱李如松中伏,到兵部拒绝承认李家军功,再到朝堂里突然发起对李如松的集体攻击,此中关节环环相扣,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