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三月一十八日,长安柳府从早到晚,都是一片喜庆欢腾。
柳家的老二,娶媳妇儿了。
一大早儿地,柳二条就更衣打扮,穿着一身干净利落,而又不失华贵的新郎服饰,骑着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带着一帮人力轿夫,和乐仗礼仪,直接就出了门儿去。
在柳二条的身边,有着杨伯方府里的管家杨斌随着,指导着柳二条在迎娶的路上,还有及到尚书府时,所应有的礼仪和举动,娶妻不同儿戏,要有礼,要有矩,哪一步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从古至今,都有着它特定的礼仪,在乡下或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是在这长安城里,在贵族士人之中,却是一点也不能忽略。
像是柳二条这般,没有一点经验的乡下小子,乍然间接触到这种他以前从未有接触过的礼节,身边若是没有一个明白的人在一旁看着,教导着,指不定会闹出什么样的笑话来。
所有的人都知道,礼部尚书王珪,那可是一个凡事必依礼仪的顽固,当初他们家二少子迎娶南平公主时,王珪便死咬着一个‘礼’字,成为了大唐有史以来第一个敢让公主过堂给公婆行拜礼的大臣,而且,公主与公婆行拜礼之道,也由他而始。
跟这样的一个人做亲家,若是行举之间有一点不合他的心意,柳二条想顺利地把媳妇儿给娶回家来,怕是会很难。
所以,为了能够省时,省力,既不耽误功夫,又能合了王老头的心意,杨伯方便把杨斌给派了出来。
杨斌是个老人儿,他们家老爷子当年是前朝皇家仪仗总管,归为礼部,平常所做的,便是这皇家的红白喜事,杨斌从小随着他们家老爷子一起,对这里面的道道儿,最是了解,有他在,相信便是王珪这个理部尚书,也挑不出个理儿去。
毕竟前朝距现在并不是太过久远,前后也就才几十年的光景而已,而这礼仪之道,又都是先辈们所传,凡事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太多的缺失,也并不会因为朝代的变迁,而产生什么大的差异。
迎亲的队伍,有近一百人,两队鼓乐,两队仪仗,还有一抬八人撑抬的鲜红大轿,柳二条在前,杨斌略随其后,一行人走在街上,也算得上是浩荡气派,吸引了不少的长安居民,驻足观看。
柳府与尚书府并不是很远,中间仅就隔了两道长街,一般情况下,便是步行,无须一柱香的时间,即可及到,但是今天,不同往日,在杨斌的安排下,柳二条愣是领着身后的乐仗,绕过了大半个长安,在街上闲转了近一个时辰之后,这才开始抄着近道,奔向了礼部尚书王家的底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