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却不想要好处,或者说他所图更大。
当初李德宝曾经想拉着赵善一起跟着王大山干山货的买卖,但赵善拒绝了。那时候他对电子表蛤蟆镜和牛仔裤卡带感兴趣,一心一意的想去广东进货再运到四九城销售。
于是他去了广府,在朋友的朋友介绍之下,认识了一个三道贩子,一些电子设备,虽然不如直接从船上下来的便宜,但要是卖到京城,也有好几倍的利润。
奈何他钱少,一次性进不了多少货物,电子表最多能买几十块就没钱了。人家看他买的少,价格也不如量大的买家便宜。一趟下来,也就能赚个几百块钱,实在有些鸡肋。
这次做局演戏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帮神仙王大山办的事情,这让他欣喜若狂。原本就想通过李德宝认识神仙,谁知道得来的全不费工夫。
在王大山提出要给他500块钱好处的时候,他果断的放弃了,而是希望王大山能够投资,他们一起做一做南来北往的倒爷生意。
王大山听了之后,也十分的感兴趣,于是他便问道:“你打算倒卖什么?”
“电子表,电子表这东西,体积不大,携带方便,每次能够带回来上百块,进货价格便宜。
在中英街,一块电子表零卖只要十多块钱,如果是拿的海里边来的货,更加便宜,最多也就是七八块钱一块,可运到京城来却能卖到四五十块。”
赵善十分的自信,他相信只要王大山愿意投入,肯定能够赚大钱。
王大山仔细想了想,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
上一世他十分关注芯片的发展,也看过一些相关的报道。中国最早的电子表芯片是台湾工研院引进的。
1977年,中国台湾工研院引进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技术,落成了第一座集成电路三英寸示范工厂。
第一批产品是电子表的ic(即集成电路),这是中国台湾制造的第一颗集成电路。一位在香港做电子表的台商给了他们10万颗芯片的订单。不到一年,工研院的芯片生产良品率超过了rca(美国无线电公司),成为了全球电子表芯片的大供应商。
1980年,正是港岛人疯狂生产电子表并向全世界倾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电子表还很贵,出厂价大约在30港元左右,而此时人民币对港元的汇率差不多是1:7.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