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在清朝官场上的起步阶段,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顺治十八年(1661年),随着康熙帝即位,陈廷敬被授予起居注日讲官的职务。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位,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同时还要向皇帝讲解经典,这让他有机会直接接触到最高权力中心,成为皇帝身边的顾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廷敬逐渐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和重用。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转任侍读学士,这个职位让他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到了康熙十四年(1676年),陈廷敬晋升为内阁学士,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内阁学士不仅是皇帝的重要顾问,还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典文献,这对于塑造皇帝的思想观念具有重大影响。
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陈廷敬展现出了他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深刻见解。例如,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担任会试副考官时,参与了一项关于乐章改革的讨论。在礼部和翰林院的联合会议上,陈廷敬提议对朝廷的礼仪乐章进行修订,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变化。他撰写了新的礼仪乐章,旨在更好地反映皇家的庄严和国家的繁荣。这项改革不仅提升了朝廷仪式的尊严感,还体现了陈廷敬在文化革新方面的远见卓识。
除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陈廷敬还在经济政策上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被任命为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在这个职位上,他提出了多项旨在稳定经济秩序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变官方货币制度以防止私铸货币的现象,这对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他还建议减免铜税,鼓励民众开采铜矿,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还推动制定了朝廷的服饰制度,以遏制奢侈之风,这反映了他对节俭美德的重视。
在陈廷敬看来,节俭不仅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更是防止腐败滋生的关键。因此,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上疏提倡廉政,强调节俭对于防止贪腐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他还成功弹劾了贪污的官员王继文。王继文在战时动用了大量库银,而在军队凯旋后,他又将剩余的粮食以官俸的形式分配给了本省官员,造成了巨大的财政损失。陈廷敬通过调查发现了这些不正当行为,并果断地上书弹劾。最终,王继文被罢官,这不仅彰显了陈廷敬反腐的决心,也为整个官场树立了正气,促进了风气的改善。
三、起伏人生
陈廷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起伏和挑战。在经历了早年的辉煌之后,他也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低谷。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陈廷敬因为与贪官张汧的关系而受到牵连。当时,张汧任湖广巡抚时被山西道御史陈紫芝弹劾,指控其“位任未久,黩货多端”。兵部尚书张玉书借此机会弹劾与张汧有亲戚关系的陈廷敬。随后,张汧因贪污巨额银两而被判处绞刑。尽管陈廷敬本人并未直接涉及贪污,但他还是受到了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向康熙帝上书请辞,请求回家守孝。这一事件对陈廷敬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