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70章 金宣宗的末日挽歌:从登基到衰亡的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金宣宗的末日挽歌:从登基到衰亡的十年(2 / 2)

同年十月,事态出现了戏剧性变化,胡沙虎最终未能逃脱权斗的宿命,被左副元帅术虎高琪所杀。这次政变表面上看去是皇权对权臣的一次胜利,实则暴露了金朝统治阶层内部的深刻裂痕和极端不稳。术虎高琪的崛起,虽然暂时遏制了胡沙虎的嚣张气焰,却开启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战,金朝的政局因此更加错综复杂。

完颜珣在这一关键时刻作出的赦免术虎高琪的决定,是基于当时紧迫形势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这一举措虽在短时间里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避免了立即的权力真空和可能的更大动荡,但也暴露出皇帝在处理权臣问题上的软弱与妥协。完颜珣的选择,实际上是在饮鸩止渴,为后续的内乱埋下了隐患。术虎高琪的赦免,让他得以继续在朝中积累实力,逐渐形成新的权臣集团,进而加剧了皇权与权臣之间的对立,导致朝政更加腐败和混乱。

蒙宋夹击下的战略误判

面对蒙古帝国的强大威胁,完颜珣作为金朝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旨在自保与反击的内外政策,但这些决策却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金朝的危机。贞佑二年(1214年),在蒙古军队持续施压下,完颜珣选择了与蒙古议和,希望通过暂时的妥协来换取喘息之机。然而,这次议和并未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仅仅为金朝争取到了短暂的安宁,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蒙古对金朝的侵袭并未停止,和平的幻象很快被现实打破。

更为致命的是,完颜珣决定南迁都城至汴京(今河南开封)。这一决策看似是为了避开蒙古的锋芒,实则是一个战略失误。南迁不仅未能有效缓解蒙古的压力,反而激怒了蒙古,使其认为金朝示弱,加速了蒙古对金朝心脏地带——中都(今北京)的攻势。中都的失守,不仅是军事上的惨败,更是对金朝心理防线的沉重打击,标志着金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国势进一步衰弱。

与此同时,完颜珣在南方的决策同样令人扼腕。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他竟然选择主动挑起与南宋的战争,寄希望于通过对外扩张来转移国内矛盾,增强国力。然而,这一决策使金朝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兵力和资源被极大地分散,原本就脆弱的国力更加捉襟见肘。对南宋的战争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战果,反而进一步消耗了金朝的军力和财力,加深了民众的负担,加剧了社会内部的不满和分裂。

更为严重的是,金朝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为王,宣告了金朝对辽东地区控制的丧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