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起步了,带着莫氏和金氏她们前往了清水镇。
其他人都陆续散了,老杨头还站在门口朝巷子尽头的路口张望。
老姜头刚好从旁边过来,手里拎着一只尿桶,看样子是准备前往自己种的小菜园去给白菜萝卜施肥。
看到老杨头还站在门口,老姜头说:“老杨哥你找点别的事儿来做下吧,要不今个这一整天都要跟做梦似的。”
老杨头扭过头,看了眼老姜头,说:“还是你懂我,这人的胸腔里啊,空荡荡的,没个着落啊!”
老杨头笑了笑,“那就找点事做嘛,要不就跟老嫂子那说说话,也能转移下注意力。”
不然,真的啥事儿都做不成的,就光站在这里出神了,而且还东想西想的,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
“你老嫂子啊?呵,她人都不在家!”老杨头道。
老姜头诧了下,家里的孙媳妇在生娃,这做奶奶的还往外跑啊?心大!
但这是别人家的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许老嫂子外出是有别的事呢,也说不准。
所以老姜头也没跟老杨头那多聊,拎着尿桶走了。
曹八妹带着小丫头回了村口自己的家,赵柳儿接着忙活家务事去了,而杨若晴和孙氏则一起去了姜家二房接俩个小孩子。
姜家二房炊烟鸟鸟,灶房里传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八成是小琴在做好吃的东西。”孙氏跟杨若晴这说。
杨若晴莞尔,“应该是,我都嗅到香味儿了。”
然后,母女俩也径直进了灶房。
“在捣鼓啥呢?走到门口就嗅到香味儿了。”杨若晴笑着问。
灶房里,郑小琴正在掌勺,王翠莲坐在灶膛口塞柴火。
三个小孩子一人坐一把小马扎,挨着墙壁坐成齐齐整整的一排,且每个小孩子的手里都拿着一根快子,快子上戳着一只金灿灿的糖饼。
“哎哟,在吃糖饼呀?这可好吃啦!”
杨若晴眯起眼睛,笑着说。
所谓的糖饼,就是拿麦子粉揉成圆饼,里面像口袋一样是镂空的,然后往里面灌一勺子白糖,或者红糖都可以,接着封口,放到油锅里炸。
炸一阵,糖饼就会膨胀起来,像打了气,圆鼓鼓的漂浮在油锅里。
捞上来晾却一会儿,会缩回去一些,过过油,就可以吃了,非常简单的一道甜品小吃。
唯一的缺陷就是……费油!
一般的家庭,都吃不起这种小吃,就算孩子们想吃,那也得等到收获的季节,又或者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一到两回。
郑小琴家的条件,显然是属于后者,一年能吃的次数屈指可数。
今天专门炸糖饼,九成九是为了团团和圆圆。
“三妈,晴儿姐,你也吃,这有好多呢!”郑小琴一边忙活一边招呼孙氏和杨若晴。
“好嘞,那我就不客气啦!”杨若晴拿了一双快子,上前来从篾竹箩筛子里夹了一只糖饼。
咬了一口,嘿,外面的表皮被炸到很酥脆,第二层却又很松软,有嚼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