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侯启上,孤于京中,素闻大军即将开拔过江。孤虽身在京城,却亦知战事之艰难。听闻高丽弓兵,守国已久,公万不可轻视。”
“于蒙古,于女真,或再高丽,皆为大明世敌。兀良哈虎视中原,女真又妄图光复旧金。昔日阿骨打、铁木真,皆屠中原百姓。如今大明已建,公又兵至漠北。切记,不可滥杀百姓。”
“高丽李成桂,此人虽有心归顺大明,却以为不得已而为之。其心不可信,其人不可除。以高丽人,打高丽人,保大明兵士。”
“不可贪功,不可冒进,徐徐以图。舅姥爷您勇冠三军,治军有方。皇爷爷也称赞您为,大明冯唐。虽如此,亦不可轻敌。孤于京城,摆上酒宴,静候您凯旋而回。”
“待您回时,孤自当奏明皇爷爷,许您嘉赏。此役之后,您可为武官之首,亦切记戒骄戒躁。不可居功,不可自傲。”
“您准四叔,挂兵同往高丽,虽有抗旨之嫌,但皇爷爷多有称赞。统兵之将与边疆塞王,当和睦共处,不可相争,同与国出力。”
迎着风头,蓝玉默默的合上信纸,脸上挂着笑容。
短短的几天,他接连收到四次朱允熥的来信。而信中的内容,大差不离。对这之后的战事,几乎不提。
反倒是不止一次的,让他戒骄戒躁,不可屠戮滥杀百姓。
“舅舅,三爷信里头说啥。”
蓝玉笑道,“三爷啊,还是心里头记着咱们这些老家伙。这要是换作别人,哪儿还能管咱们这些人的死活。那些读书的,哪个不是盼着咱们赶快死。”
把信纸揉成一团,蓝玉回头看一眼朱棣的方向,“磨了你的心性,转而再给你恩惠。咱们三爷,好手段。”
不止这一次,蓝玉惊叹于朱允熥的手段。
似乎,朱允熥总能把人性的弱点,看的更加通透。朱棣就是怕朱元璋,所以朱允熥就完全的避开自己与朱棣的接触。
常森笑的更厉害,朱允熥是他的亲外甥。朱允熥越是和他们亲近,常森就越是高兴。尤其是朝中有着朱允熥,他们似乎也能放心许多。
“三爷在朝廷里,咱们也不怕有人给咱们使绊儿了。”
蓝玉抖一抖肩膀,转身去吩咐,“传下去,即刻起军。马、步、枪居于前,火铳居于中,火炮再后,盾兵最后。半个时辰之内,各营有未起军的,斩营官。”
顿了顿,蓝玉目光变得深沉,“去把李成桂叫来,老子要会一会他。”
从李成桂刚刚到这儿时,蓝玉就能看出这人,没安什么好心。一直在撺掇着他,赶紧进军。
这过江的事情,蓝玉不敢擅作主张,只能是原地扎营,等候着朱元璋或者兵部来的旨意。但在此期间,李成桂似乎是一刻也等不及,几次请着,单独当兵进去。
“永昌侯。”见着蓝玉,李成桂深深的拜下。
蓝玉坐在长几子后,消消停停的给自己烫上一壶酒。再摆上几盘子的肉,这就是蓝玉一天的吃食了。
“要不来点?”蓝玉轻蔑的一笑,把盘子推到李成桂面前。
李成桂摇一摇头,目光恳切,“敢问永昌侯,大明皇帝陛下进军的旨意,到了没有。如今咱们在江北驻军,已经快一个月了。若是还没消息,下官就想去往京城,求大明皇帝陛下旨进军了。”
蓝玉挑一挑眉毛,“我问你,先前你说,咱们打过去。所有的粮草,都由你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