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场面话,入了汤和的耳朵。汤和有些颤抖,轻轻的抬起双手,行一个抱拳,“回三爷,大军过德州府时,臣就偶感不适。到了徐州,更是连路都走不得了。”
再一句感慨,“唉,臣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走几步路,都有让人给搀着。”
这是陈述,却也是抱怨。
朱允熥听着,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在朱允熥眼中,汤和乖顺的坐着。背部,尽力的挺直。说话时,也目不斜视。
恰恰是这个样子,让朱允熥感慨许多。
“待会儿,让太医好好给信国公瞧瞧。在军中忙着军国大事,如今一懈下来,反而全身的不自在了。”
汤和连连的摆手,“臣这一把老骨头,没了便没了吧。年纪大了,也真是活够本了。再活下去,徒增烦恼而已。”
语速不快,声音中气且洪亮。
每句话间,都留足了时间,给朱允熥思考。
汤和忽然的起身,行一个大礼。这一回,没人拦着他,更没有人去扶他。任凭汤和,突然的跪下,“三爷。老臣是与您讨一个恩典的。”
恩典,又是恩典。
这些人年纪大了。
讨要恩典,自然是这了自己的儿子孙子。
可听到这个词,朱允熥就觉得烦躁。这是拿自己过去的功,给儿孙们造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归是要看皇帝心情的不是。
再想今早朝会时,朱元璋的态度,朱允熥不免有些头疼。
“信国公,您先说吧。”
眼前这虽然只是一个吴王,却能直接影响到朱元璋的决策。汤和自然不敢怠慢,行一个大礼之后,才敢继续说话。
“三爷,臣年纪大了,打不了几次仗了。臣家里那五个儿子,已经是走了四个。剩下那个,臣实在是放心不下。那小子,混蛋了些,可毕竟也是老臣的儿子。老臣斗胆,请三爷给他一个差使,不至于被砍了脑袋。”
朱允熥的脑子里,一下子蹦出了汤醴的名字。
与其余的勋贵之子比较起来,汤醴确实有些不学无术。以至于二十多的年纪,朱元璋也只给了一个殿前军的差使。
“这个,您今早该去上朝,在朝会上,与皇爷爷说。”
这算是婉拒了,朱允熥自然是能帮着汤醴寻一个差使。可就怕开了这个不好的头,家里有纨绔子弟的,都来找自己寻一个不砍头的差使。
汤和垂下眼睛,“老臣厚着这脸皮,求您应了这事儿吧。”
朱允熥盯住汤和的眼睛,想要抓住什么。然而,朱允熥有些失望。他低下头,声音不大。
“信国公,您可知道,这种事情,求一次就少一次。其余公爵、侯爵家中子女,要么在朝中、要么在军中。我记得汤醴,他是一直在殿前军的。”
汤和所求,无非是一个爵位世袭,或者是一个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