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以为,就近平叛是最好的选择,就算不能将叛军快速消灭殆尽,也不会给对方扎根壮大的机会。”
工部尚书终于是说到了问题关键。
见问题说到了关键,云无殇也没继续反驳。
让百官自己说出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就不能再反对出兵。
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由谁领兵。
两者同害取其轻。
对于文官集团来讲,与其将功劳让给云家人,还不如给武将集团。
当听说镇北王可以领兵南下时,就注定了,最后一定是咸阳的武将们领兵平叛。
这也是始皇政想要的结果。
大秦带甲数百万,这几百万是士兵需要的是战争。
但天下已经尽归一统了,没有什么战争可言了。
北上是辽阔的草原,草原上是匈奴。
匈奴是游牧民族,人数不算多,分为各个部落,且没有非常固定的居住场所。
进攻匈奴,兵力若少了,加上客场作战,很难克敌。
兵力若是多了,草原辽阔,匈奴分散,大军来回奔袭,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想要拿下北方匈奴,远远比攻克一个国家要难许多。
至于新罗国,要比匈奴容易处理的多,只要跨过马訾水,大军入境,便没什么难的。
只不过大秦现在还没有优秀的水军,没必要耗费大量兵力去进攻弹丸小国罢了。
再南下,是南方蛮夷,南方蛮夷和大秦领土之间有大大小小的沼泽地绵延。
大军若想要进攻蛮夷,那就得跨越那些充满毒气的沼泽地带。
大秦兵力不容易跨越,蛮夷同样如此。
所以也没必要损耗兵力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如此一来,与大秦相近的外邦都不是很容易处理。
大秦在没有继续扩张能力的前提下,导致了大秦的将士没有用武之地。
当外部矛盾不存在时,就会滋生内部矛盾。
也就有了如今百官分出无数阵营不停内斗的情况下。
人只要多了就会有竞争,争得面红耳赤,争得头破血流。
竞争产生后就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
成功者得到了利益,会拥有短暂的满足。
成为更高位者后,便会拥有更大的贪欲,从而继续竞争。
失败者没有得到利益,但同样不会放弃继续竞争。
长此以往贪欲滋生竞争,竞争扭曲人性,大秦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从而导致发生变故。
这样的变故就会容易演变成造反!
大秦目前就急需解决这种马上要出现的问题。
一国之大事,必须未雨绸缪。
将内部矛盾转换成外部矛盾,是当前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