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所言极是,但是我斗胆一问,若我们抛开时代的局限,从文化、社会的变迁中寻找线索,是否能在历史的长廊中,捕捉到另一段类似的文化思想辉煌?”钟跃民的眼神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未知的风景。
电教室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老师们开始低声讨论,有的摇头表示不可能,有的则陷入沉思,试图从记忆中翻找出那些被遗忘的片段。
“让我想想......”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突然眼前一亮.“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虽然以诗文鼎盛着称,但那时儒、释、道三家并行不悖,文人士大夫间思想交流频繁,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是否也能算作一种形式的‘百家争鸣’?”
此言一出,电教室内的讨论更加激烈起来。
不等钟跃民说什么,历史系的李老师摇了摇头.“这个不算的。”
又一位年轻的老师站起身,眼神中既有赞赏也有思索.“李老师,刚才赵老师的话倒是让我想起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一个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时代,但正是这样的乱世,孕育了‘竹林七贤’等文化巨匠,他们不拘礼法,崇尚自然,思想活跃,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均有所突破,虽不及春秋战国那般全面,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思想的自由与多元。”
这位老师的话刚落,郑桐那孙子也站了起来.“确实,魏晋风度,是中华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而唐代,尤其是初唐至盛唐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文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百家争鸣’,但在文化创造力与影响力上,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系的老师们,一个个言辞犀利,观点独到,他们的辩论如同精心编排的剧目,精彩纷呈。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然而,在这热烈的讨论中,钟跃民却显得格外沉静。他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钟跃民的眼神明亮而深邃,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是一位超然物外的旁观者,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这笑容,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破了空气,深深地刺痛了历史系老师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纷纷停下辩论,目光如炬,齐刷刷地投向了钟跃民。一时间,教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钟老师,你什么意思? 是在嘲笑我们吗?”一位老师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悦和质问,他紧紧地皱起眉头,眼中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难道我们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你那是什么表情?” 另一位老师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语气中满是不解与愤怒。他瞪大双眼,狠狠地盯着钟跃民,似乎要从他身上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