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毗却还是不明白:“即便如此,嫂嫂能如何确保那比丘能听陛下的劝呢?”
“我有个非常可行的办法,可以让比丘听陛下的劝。但是我的目的不是关城门,不是让比丘尽快回城!我建议陛下这一整晚,从小官到大臣,再到二皇子,一波一波的派人去劝那比丘,直至天亮。
最后,视情况让陛下自己或者陛下带着小朝会的大臣一起去城门听比丘讲经。”
这样一步一步拿朝堂的脸面去给比丘抬轿子的事情,以孙瑾的性子肯定不干。等他发现了孙钊这样行事之后,一定会阻止……
可是,接到命令的大臣要怎么办?
不过是一个比丘而已,既不能上升到“君要臣死”的严令的高度,也没有可以让朝臣辗转腾挪、拖延了事的时间和空间。
是听陛下的去南城门走个过场,还是听太上皇的在家老老实实的睡觉?
全塘两眼一亮,明白了小徒弟的未尽之意:“徒儿……要借着比丘之事,让朝中大臣在明面上……站队!”
萦芯很高兴全塘能瞬间领会她话中的关窍:
眼下朝中,因孙瑾和孙钊的冷战,大致分为两派。
太子府出身的以全塘为首,包括后来被全塘招揽入朝的郑参等人自然都是孙钊这一边的;剩下的九成都自称中立派。
别看这样说好似没有人是彻底倒向孙瑾的,正因为朝中九成人都不敢违背孙瑾,才会表面中立,实则给孙钊施压,让他继续当这个写作皇帝的乖乖太子。
可这种中立既然只是表面,如果真如萦芯所说的,让孙钊借着城外比丘的事情,执意指派他们执行与太上皇孙瑾意愿相左的命令呢?
撕掉他们的中立假面,把盖着一切的台面掀开,让下面搅动暗流的人都不得不真身参加这场,陛下借着崇佛的名义不见血的政变!
逼迫摇摆不定的人,立刻选择一方站队!
“那……”顾毗喉头紧锁,看全塘的面色已经动摇,低声问道:“宫匙已落,我们怎么通知陛下呢?”
早有对策的萦芯坏坏一笑:“毕九的事情,也不一定非得是我家女奴发现的,我觉得应该是羽林中郎将张戴家的女奴发现的。师父觉得呢?”
在孙钊登基后,原本是太子洗马的张戴,自然从太子府侍卫统领升职成皇宫两个侍卫统领之一。主管看守宫门的人,有重要军情发现,自然能把消息递进去。
全德见阿耶呼吸越发急促,知道他是真的动心了,急道:“就算可以逼迫他们,万一把他们都逼到太上皇那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