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参与会审的官员虽知晓自己的长官的确无罪,但皇帝正处于盛怒之中,再听不进去旁人的话,也没人敢为阿克敦辩解。刑部不敢违拗圣意,也不想让阿克墩无辜枉死,便拟定了绞监候的罪行,便是指望缓期行刑前皇帝能恢复理智。
没成想暴怒中的皇帝对此十分不满,竟下旨严责刑部官员“党同徇庇”、“故意宽纵”,把刑部众人全部拿下问罪,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被革职留任,四位侍郎勒尔森、钱阿群、兆惠、魏定国也一并论处。皇帝又下旨,按照“大不敬”的罪名,判处阿克敦“斩监候”,竟是连全尸都不准备给这个三朝老臣留着。
还是赶上了八月十三皇帝的万寿节,趁着皇帝心情大好,傅恒等人趁机替阿克敦辩解,含蓄指出册文中的翻译其实无误。皇帝冷静下来才觉得对阿克敦的处罚过于沉重,将其释放出来。只是碍于颜面亦是不好立刻将他官复原职,便暂且任命他为署工部侍郎,在内阁学士上行走。
但阿克墩的遭遇并非是孤例。
七月间,工部因办理皇后册宝,被皇帝诫责“制造甚属粗陋”,尚书哈达哈等人革职留任,侍郎索柱连降三级。光禄寺办理祭奠事务时,因所用桌子不够“洁净鲜明”,负责官员一律降级调用。
山东沂州营都司江兴汉,锦州府知府金文淳,江南河道总督周学键,湖广总督塞楞额等朝廷重臣都是有意无意地违反了“国恤百日剃发者斩”的制度,被皇帝处以极刑或者交给刑部治罪。此次,违制剃发事件,让乾隆处分了一百多名朝廷要员,株连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