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动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民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各种声音充斥着大街小巷,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然而,在这场激烈的争论过后,那些得知这个消息的女子们,心中开始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躁动。无论是年轻的姑娘,还是已经为人妻母的妇人,她们都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充满了渴望。她们急切地希望能够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从而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生活困境。
她们开始游说自己的家人,试图劝说他们,让自己去初级学院读书,将来好拿着文凭参加工厂的招工开始,成为一名正式工人,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
在她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有一部分人成功得到了家里人的首肯,同意她们带着报名的学费,参加新一轮的学院招生。
说起来,这部分人的家人能同意这件事,和林初一提出的那一条“只招收女性工人”的招工要求有极大的关系。
因为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十分严苛,非常在意女子的声誉、名节。
有了这条规定,就意味着即便她们去上工了,每天接触到的工人也都是女子,没有与外男接触的机会,也不会传出什么对她们名声有碍的事情。
不管这些女子当初同意走出家门去学习的初衷到底是什么,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女子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正因为如此难得,所以那些成功进入学院学习的女子们,几乎每个人都无比珍视这个机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努力去汲取知识。因此,每次学院组织的摸底考试中,女子们的整体成绩总是优于男子。
等到了毕业季,大部分女子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毕业成绩单,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而随着厂子不断发展壮大,对员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女学员在毕业后,怀揣着自己的毕业证书,纷纷参加了各自心仪的工厂举办的招工考试,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厂工人,从此开启了属于她们自己的职业生涯。
由于各行各业女性人数的不断增加,女子们可以靠自己挣钱了,她们的腰板儿也慢慢挺了起来,家里人对待她们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不只是家庭地位得到了改善,女子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在戏曲班子到处的巡演宣传与三州周报的普法宣传、教育故事的共同影响之下,老百姓们渐渐改变了“生女娃就是生赔钱货”的老旧思想,用各种手段除去刚出生女婴的现象也越变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