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国家中枢重要一员的他们当然不甘心自己被边缘会了,也不敢矜持了,一个个急匆匆地赶过来见新皇帝。
厚着脸皮推荐自己,违心地说早就在心里投了大明,仰慕圣上天威,今天总算如愿以偿,希望能够成为大明的官员为天下安定繁荣出一份力。
每个人都文采卓绝,尽情地展现着自己,希望周宇这个新皇帝能够慧眼识才把他们一下子提拔到宰辅之位。有些演技高超的直接泪流满面,叙说着自己有多么爱延寿教,私下打听了多少有关延寿教的事情,然后历数延寿教做的好事,一副我早就从灵魂上就是一个延寿教教徒的感觉。
为了一个官位,七十岁的老头都能跪在地上恭维周宇,说的肉麻话让他都有点不适应。
面对涌来的前兴汉官员,周宇也是把他们留下来吃晚饭,然后统计了一下他们过去的职位,然后考虑让他们暂时维持京中部门的日常工作,不介入具体的施政。然后再慢慢过渡到一个新体系里。
周宇也需要时间来搭建官僚体系然后向里面填充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手。
他比别的皇帝好的地方在于,别的皇帝需要听取大臣的意见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下决定,他自己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办法的,大多数时候只能做选择题。
而周宇却可以直接给出一个详细的施行办法,你下面的人去执行就行了,执行之中出现了什么不理解和无法推行的问题,再上报、讨论、修改、解决。
变成了皇帝给了大家一个填空题、简答题或者作文,大家在这个框架之内去发挥。这样做起码方向不会错,只要不是离题的离谱,都至少能得一点分。
过去那种做选择题的行政方式,大臣们给皇帝的选择题答案要是多了,或者答案里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那皇帝不选、选错都直接得零分。
相比之下,当然是周宇的这种方法更高效更不会出问题。他作为帝国的大脑,只要不脱离现实到“何不食肉糜”的程度,给出的政策都至少不会是倒行逆施的政策,就算官员施政能力再一般,都能推动一些进步。
周宇不直接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他不属于这个世界,因此他可以尽量做到公平。不会因为是从底层杀上来的皇帝就对官吏有天生的抵触情绪,稍有问题就扒皮实草杀个痛快。
更不会因为是深宫里长大的,老师是文官集团的官僚,所以什么都听官僚们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主阶级的一边,根本看不到老百姓的苦难,放任土地兼并悄然进行,直到整个帝国恶疾缠身却不自知。
周宇在这些旧兴汉官员面前松了口,让他们暂代一些部门的日常事务,等到新政府架构建立起来再行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