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亲,那汲黯因为新粮的事情,所以要给富民侯负荆请罪,今日群臣在宫中亲眼见证了土豆的产量……”
随着李敢的讲述,李广理清了头绪。
沉默半晌后,李广猛地站起身,“出海之事必须加快进度,否则恐怕就轮不到为父了。”
李敢不明所以,问道:“这是为何,谁会和父亲抢这个机会呢?”
“笨死了。”李广瞪了他一眼,却又耐着性子解释。
“以前没人和我抢,是因为大家都不相信,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现在土豆的例子摆在那,谁敢说银矿就一定不存在,大汉永远不缺少要建功立业的人。”
李广也知道自己如今的条件,年纪大,战绩差,贻误战机后在陛下那里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还没有出海经验,就连船都是最近才乘坐过几回。
要是争夺这个机会的人多了起来,他凭什么占据优势呢!
不行,动作必须加快。
看了眼有些懵的儿子,李广叹口气,让他跟着自己冲锋陷阵绝无问题,这种动脑子的事情还是不要难为他了。
李广眼中突然一亮,前些日子朝廷发布诏令,谁能献上海图就能够领赏,他还特意打探过,据说齐地那边的方士们很多都有出海的经验。
沉思片刻后,他看了看李敢。
算了,还是去找弟弟李蔡吧。
好在两家的府邸挨着,翻过墙就到了。
李蔡府上的人早已习惯翻墙而来的李广,引着他来到李蔡的屋中。
听闻李广的来意后,李蔡道:“大哥考虑的有道理,长安城中的方士不少,咱们请几个有出海经验的回来。”
“我曾听说过一个叫李少翁的方士,他自称多次出海,还见过神仙,要是能把他请过来,想必会很有用。”
“不过这种方士都颇为自傲,恐怕不是那么好请。”
闻言,李广很高兴,这种事果然还是要和弟弟商量,至于那些方士好办得很。
“给他脸是请,不要这个脸就把他绑过来,到时让敢儿去办。”
这种事他还是很相信自己儿子的。
“不过……”李蔡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你我之间还担心什么。”
李广虎目一瞪,这些日子以来,这个表情他已经看过跟多次了。
果然,李蔡又说出了让他耳朵起茧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