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标直勾勾盯着自己,那人也是明白,忙继续道:“小人乃小泽一族头领。”
“哦?你是武将?”
“是是是,小人乃是武将!”小泽春一连连点头,可下一秒猛地表情一怔,接连摇头道:“小人虽是武将,可绝对没有带领将士抵御天朝大军。”
“都是那井上诞!”
“那井上诞将我等部族首领软禁于幕府之中,也是他带兵抵御天朝大军!”
“大皇帝明鉴!我等众人皆无不恭天朝之说.......”
小泽春一说罢,忙将头砸在地上,不住叩首。
也是此时,其他几名倭人头领也纷纷走出人群,接二连三朝着朱标叩拜。
而看到这些倭人摇尾乞怜的恶心模样,朱标心头厌恶更甚,此刻却也是无以复加。
一想到后世倭人欺凌华夏百姓,朱标非但不觉得眼前这些倭人可怜,反而觉得他们愈发可恶。
徐福东渡,暂不可考。
可倭国正因为学习了大唐的文化,他们方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正因为学习了汉文化,才让他们告别了茹毛饮血,部族盘踞的乱象。
不仅如此。
唐朝开化,广输文化,播散倭土。
宗教、官制、农业,甚至建筑、铸造等等民生方面,中原都是毫不吝啬,教导倭国。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中原王朝就好像一位和蔼敦厚的老者,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经验尽数告知倭国这个小朋友。
可没想到的是,斗米养恩,升米养仇。
见识了华夏蔚为壮观的疆域、文化之后,却在这些倭人崽子心中埋下了不臣的种子。
如今这些倭人便借海寇之名,随意劫掠大明沿海。
后世更是悖主忘恩,从怀中掏出匕首捅向传他文化,世代提携的老者,将中原的血肉割下来用以果腹。
也正是看到朱标眸光一凝,眼中满是憎恶。
李景隆忙快步上前,冲小泽春一等倭人怒声斥道:“尔等言说无不恭我朝之心?”
“足利义满并非你朝统帅?”
“此獠于高丽境内抵抗我军,罪行昭昭,还敢抵赖?”
并非李景隆想跟这些倭人饶舌。
实在是看朱标方才的样子,李景隆甚至能够肯定,倘若自己不开口,朱标立时便要下令将眼前倭人尽数斩杀殆尽。
虽说成王败寇,屠城也并无不妥。
可朱标身为帝王,这屠城的将令终究还是不能让朱标来下。
“本将军还曾听闻,尔等将我大明百姓视作奴仆。”
“于尔等京师之中,达官显贵以家中大明百姓为奴多少,相互炫耀,以评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