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见状看向李善长道:“韩国公谋国多年,不知作何想?”
“启禀陛下!”李善长猛地一怔,忙出班道:“诚意伯所言无状,乃不赦之罪。”
“只是还请陛下看在其多年功劳,网开一面。”
听李善长如此说,朱标也不再追问,转而看向詹同道:“詹卿以为呢?”
“臣以为诚意伯所言狂悖,可还请陛下念在他为国着想的份上,网开一面!”
“又是个和稀泥的!”朱标心中暗道,便也不再追问。
片刻沉吟过后,朱标环顾在场百官,朗声开口道:“朕不觉诚意伯所言狂悖!”
“相反!朕觉诚意伯所言甚为有理。”
当听到朱标明确表态,百官中有几名官员心急口快忙出声恭维道:“陛下闻过而喜乃不世圣君!”
“陛下广纳谏言,乃我等臣子之幸。”
就在这些官员出声恭维之时,朱标眉头一挑,全不在意看向刘伯温继续道:“朝廷接管民间商贾,的确不可开此先例。”
“不得与民争利,我朝商贾亦是我朝百姓。”
“况且诚意伯方才所言极是,若后世暴君昏君当政,大可以商贾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民不聊生。”
“是而,以朝廷接管民间商贾,实不可为!”
“陛下圣明!”
待朱标话音落下的瞬间,刘伯温心头感念,猛地跪地放声高呼。
毕竟今日朝会之前,因刘伯温知道今日谏言必将触怒朱标。
甚至一怒之下,朱标下令将他斩首也不为过。
也是因此,朝会之前刘伯温谢绝詹同、高启等人同谏,只想一人独谏。
本以为就算朱标强压心头怒火也要好好惩治他一番,刘伯温原本也是打算以自己的性命去劝说朱标重新思考朝廷插手商贾之事。
可让刘伯温没想到的是,朱标竟同意的如此之快,仅仅是离朝一炷香的功夫,朱标便也收起心头火气,非但没打算惩治他,反而还说他谏言有理。
此刻随刘伯温一同跪拜,高呼圣明的还有李善长、詹同、宋濂等国之重臣。
毕竟几人都明白今日刘伯温谏言乃是心怀死志,眼下朱标非但不怒反而还予以赦免,略加褒奖,当真算的上是刘伯温逃过一劫。
“陛下圣君任心,实乃臣等之幸。”
“实乃臣等之幸~”
也就在百官齐齐跪拜,朗声高呼之时,朱标眉头一挑,沉声开口道:“朝廷直接插手民间商贾,实在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