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涛屈指将烟屁股弹进垃圾桶里,然后一个翻身爬起来。
他和孙庆云两人一人一边,拎着网囊底部丢进海里,这样在船只的拖曳下,剩余的拖网沿着滑道滑进了水中。
等曳纲被崩紧变直,就代表着拖网在水中已经完成了舒展状态,可以提起车速,开始拖捕鱼群。
第一网楚洋选择亲自操舵,他拖行的速度比较快,维持在5海里每小时的状态。
从东北向西南,朝着南澎列岛的方向拖行。
拖了两个多小时,结果奇怪的是探鱼器上竟然一直没有显示鱼群信息,搞得楚洋都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错过了。
眼见的系统给的捕获限时即将走完,他也没办法,只能通知收网。
其他船员也得知了探鱼器给出消息,脸上有些紧张。
虽然这才是出海第一网,但能开门红总是最好的。
幸运的是,伴随着网衣出水,网囊中很快就传出了动静。
鼓鼓的,还不少!
很快,在船员们兴奋的目光中,一个大水滴状的网囊被吊机钓到了分拣舱上空。
尤其是两个新来的,何进根和刘远水。
看着胀到几乎要爆炸的网兜,嘴巴都合不上了。
“妈呀,这得有多少鱼获啊!”
“四五千斤肯定有,这是一下网就碰见鱼群了。”
孙庆军也笑呵呵地拍着两人的肩膀,“没事,习惯就好,这在船上是常事。”
好像刚才一脸严肃的人不是他似的。
“阿洋快来解网,说不准又是一网大黄鱼。”张洪涛喊道。
何进根听到‘又’字,联想到之前村里的传闻,被吓了一跳。
莫非传的都是真的,楚洋不久前真拖了一网野生大黄鱼?
他现在有点相信,跟着楚洋一趟能分好几万了。
另一边,楚洋已经搓着手,走到了网囊旁边。
只见他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拉着网囊底部的系缆用力一扯,顿时褐青色的鱼潮倾泻而下,填满了大半个分拣舱。
“哈哈,是大对虾!”
张洪涛看清鱼舱内的鱼获后,立马笑了起来。
对虾,学名就是对虾,应该是国人最熟悉的海鲜了,没有之一。
这玩意都认识,就不多说了
这种虾产量巨大,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按照个头和新鲜度,一般鱼贩子的收购价格在10到20元之间,小老百姓咬咬牙,一个星期也能尝上两次。
鲲鹏号拉的这一网对虾个头很不错,平均都能有巴掌长短,卖个十七八块估计没问题。
这样一网四五千斤,那可就是七八万,能买辆普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