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长乐是李二陛下和爱妻的大女儿,所以自长乐出生后,皇帝对其便是钟爱有加,日常出入皆有女官贴身看护。
贞观二年,年仅八岁的长乐便被封为郡公主,食邑等同二品国公。
而因为李二陛下对爱女的种种优待,等唐高宗时期,大臣张鷟还特意写文影射唐太宗因爱女而逾制。
古往今来,得此殊荣的唯有长乐公主一人。
可也正是这份来自皇帝的过分宠溺,使得宫中上至妃子,下至侍女,都对这个嫡长女忌惮不已。
就是偶尔的刁蛮任性,也不敢有人出言呈报于皇帝。
虽然因为皇后的言传身教,长乐的性子没有长太歪。
但长久下来,长乐还是不可避免的,染上了些许皇室公主的通病——骄傲、自我和任性。
但好在,随着年龄增长,长乐心智渐渐成熟。
那些无伤大雅的性格小问题,也随着时间慢慢得到了改善,留下的,只有愈发类同生母长孙皇后的温柔贤淑。
也是直到现在,看到女儿身上越发典雅的气质。
李二陛下才恍然明白——原来,当初李斯文和女儿之间的暗中争锋,竟然无意间消磨了这俩人八字不合的棱角!
就连当初那个自视甚高,桀骜不驯的李斯文,性子也渐渐变得舒缓、平和起来。
至少...比起当初那个只是表面恭敬,暗地里没有半分尊敬的李斯文,现在的他可是好拿捏的多了。
只要自己摆出长辈的架势,对李斯文的小性子多几分容忍,这个吃软不吃硬的小子,就会乖乖的识趣认伏。
一想起前些天,自己像个长辈般谆谆教导,只三言两语便成功打消了他讨官的想法,李二陛下心里就是说不出的得意。
只是那小兔崽子太记仇的性子,怎么不见半点改正。
不就是自己听了几次墙角嘛,这都过去大半年多的时间了,李斯文见到自己还是下意识的冷言相对...
说起李斯文,李二陛下便不可避免的想到——不久后,长乐便要跟随袁天师出家,素衣坤道三年...不由的长叹一声:
“真不知道李斯文那小子,哪来的福气,竟然让朕的小公主如此倾心!”
“还有你从朕这里钻研出的按摩手艺,将来也要便宜了李斯文那小子,哎,只可惜...你还要苦熬三年,才能海阔天空。”
却不曾想,每当说起李斯文时,语气都会变得有些炫耀的长乐,而今却是不满的娇嗔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