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相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北方大捷的消息传来后,他就知道不可能逼迫皇帝下罪己诏了。
因为北军可以先驻扎在城池中,暂时并不和戎人开战,这样一来,需要的粮草辎重就少了,皇帝有时间去和朝臣们周旋,并将一些重要位置上替换上皇帝的人。
次相再想皇帝昨日的强硬姿态,顿时就明白皇帝那时候就收到了大捷的消息,皇帝没有说出来是想看看朝臣的态度,看看有多少人是不顾政事一心为自己谋私利的。
昨日的朝会中那些态度强硬的人都会被贬官,皇帝不会容忍他们留在朝堂中了。
次相苦笑着想,他又何尝不是啊。
次相笃信佛教,他深信皇帝必定无子,君王无子肯定会动摇他的合法性,会遭受到人们的怀疑。
次相原本想削弱皇帝的权威,让天下人先入为主的以为皇帝是个羸弱之君——毕竟下罪己诏了。
但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北方大捷的消息已经从京都发出,晓喻诸郡。
皇帝登基后的一切手段都是在朝堂内部施展的,天下人对皇帝的印象只有皇帝是孝顺的人,愿意为父母守孝六年。
但一个月后就不一样了,当北方大捷的消息传遍了天下,连最偏远的郡县都能知晓这个消息时,皇帝会立刻成为天下人心中的圣主明君。
自古以来,开疆扩土都是最能赢得人心的方式,尤其北郡六城是在百年前的大乱中丢失的。
北方六郡在天下人的心中不仅是故土,更是一道象征着皇朝盛世不再的疤痕。
百年前皇朝大乱前,四海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边疆百姓从来不用担心四夷叩边。
皇帝能收复北郡六城,那么皇帝是不是也能带领皇朝走向盛世?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不用再这么苦了?——这会是天下人心中浮现出的想法。
现世过得太苦了,百姓去寻求佛教,祈求来世能过得好,可这些都是企盼,如果现实就能过得好,百姓又何必去寻求虚无缥缈的来世?
次相为官多年,他知晓等天下人有了期盼后,就会对现在的遭遇有了更大的容忍度,他们期盼皇帝能看到他们,能拯救他们,让他们不必食不果腹,惨死在野外。
未来几年,皇朝各地的起义会少一大半。
这会减少朝廷的开支,能让朝廷腾出手来做其他改善民生的事情,会形成良好的循环。
次相下了论断,皇帝赢得了天下人心,他对朝臣就能更加得心应手,而且……朝堂中的人也是有着一腔热血的。
以前朝臣认为皇帝是有成为明君的资质,那么现在皇帝就已经证明他是明君,谁在年少时不希望得遇明主,辅佐君王建立不世伟业呢?
镇国寺的住持停止了念经,道:“施主,你的心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