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谁家也没有条件多请客,粮食谁家都缺。
出嫁那天,周平家找了一辆拖拉机来接的亲。
娘家这边去了十多个人。
周母一看自行车没带回来,脸色就不好了。
李向南怕顾家的人在男方那里胡说,让她娘背上不好的名声,所以送嫁她也去了。
顾翠华的这场婚事,顾父能留下多少钱顾家人清楚。
肯定是眼红啊。
但是李向南在这里,真是没有一个人敢多嘴多舌的。
顾翠华的婚事办成这样在村子里算是不错的了。
现在的习俗,有不少人家都是把姑娘的聘礼全部留下,留给儿子娶媳妇用。
所以谁也不会说李母做的过分。
李母也不是贪财的人,她和顾父说,长民是个好孩子,家里人也该多心疼心疼他。
可这孩子什么样自己家心里有数。
就只能给他多准备点钱。
这钱给长民留着吧,将来遇到合适的给他说个媳妇儿,就是一家人了。
上面的哥哥姐姐看顾一些,也能过日子。
李母这话说的,顾父心里也是一酸。
李母是真疼长民。
顾长锁因为没骑上自行车,他心里有气,顾父也不是不知道。
顾翠华以前就不喜欢长民,嫌他傻,丢人。
向北走到哪里都领着长民
长民现在天天下午都长在向南那里。
这孩子是憨笨,但是谁对他好他知道。
他的亲哥亲姐现在都指望不上。
长民将来依靠的竟然是这两个孩子……
村里办婚事的人家不少,顾翠华的婚事不值得人们过多的想起,到她回门之后这件事情彻底就过去了。
春天的脚步也悄然而至。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啊。
春天漫长,而且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缺粮食的人家真就难过了。
劳动的那几个人今年却格外的高兴。
李向南这孩子给他们送了三回粮食了。
他们这屋子也没有藏东西的地方,粮食多了被人发现了也是个事儿。
她只能少送勤送。而且还给他们拿来了不少能用得着的东西……
……
春播开始了。
最先播的是小麦。
南方人一定觉得这个播种的时节奇怪。
大北方就这样,只能收一季粮食,春天播种麦子,八九月份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