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他们有人脉。
二是他们服装厂挣什么?能挣外汇。
他们厂子的人自带外汇,用不着向国家兑换。
他们企业一直在为国家做贡献。
我们自己掏钱,搭你个顺风车……
还真犯不上不答应,去得罪人。
而且此次鲁省的纺织企业也有人去,因为机械的事儿,他们打过交道,算是有交情了。
李向南跟在他们的队伍里,也就归他们管。
经贸部带队的人不用特意操心。
而且跟着去的人是李向南。
她的第一个身份是晨宇创业纺织有限公司的经理。(她本来不在厂里担任什么职务的。
为了此次随行参观,邓宏宇特意给她的职务。)
第二个身份,她是京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她本人持有翻译证。
随队出行时,她语言交流不成问题。
如果需要的话,她还可以充当翻译。
这事就这么成了!
邓宏宇说让她去参观一下人家的纺织企业,看看人家的纺织生产水平啥的。
要想学习这方面的业务应该让秦小丽去啊!
李向南除了进口生产设备那会儿,过后她就没有关心了。
对纺织行业了解的太少了。
邓宏宇当然想让秦小丽去了。他当时报的就是两个名额。
但是她语言不过关。
当然那些企业一把手的语言没有一个过关的。
可是人家是国营大厂就有资格。
她们能捞着一个名额也就不错了,不要多想了就去吧。
时间很紧的。
邓宏宇想活动这事的时候,挺早就动手了。
可是一直没有消息,他都以为这是黄。
结果突然就通知了。
李向南明天就要坐着飞机就赶去京都。
着急也不行,着急她也要去找齐宏业。
齐宏业在纽市有一家外贸公司。
在当地有外贸公司,那肯定掌握很多信息。
说不定有什么就是李向南需要了解,却没有途径得到的消息。
如果需要的话,她想请齐宏业的女儿帮帮忙。
他女儿现在管理这家外贸公司。
而且这种事说不定是双赢的。
李向南的公司短期内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了,但是同去的还有几个国有大型企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