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福中学离我家比较远,我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下雨天只能提前出门步行前去。
有一次自行车掉了链子,我跨在车座上双脚轮流拨动地面滑回了家,回到家都七点了。妈妈就开始在仪福中学附近找出租屋,倒也没有打算立刻搬,只是房东太让人气愤,门锁坏了跟她说,让我们自己换,换好后把钥匙给她就行,明显不想出钱也不想出力。这天鬼鬼祟祟地故意打我们门前走过,说这里就要拆迁了,让我们赶紧找别的地方搬走。
五舅和鳯姨听说了就出来帮忙,陪我们找到了新的出租屋,在一栋自建房屋楼顶独自占一层大概十五平方,有独立卫生间厨房,房东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伯了,说这附近多少间房子都是他的,这栋更是他自己一砖一瓦建的,开口要220一个月。五舅就帮口问能不能200一个月,说我要读书,只得我们母女俩住的之类。老伯最看重读书人了,因为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他读过十年书,听五舅这么说爽快地答应了。月底这几天让我们搬东西进来,还不收房租,从1号开始计算。
说起来,五舅和鳯姨生活也很艰难,婆婆年纪越来越大,前不久听说不小心摔倒了,卧床不起,身体情况一下子下滑了一大截,再恢复不到以前。我那好外公被他的“孝顺儿子”送进了敬老院,可舅父对婆婆的事不闻不问。大姨妈她们去看婆婆,也是光看看,动动嘴劝她去养老院,婆婆不愿意,只有鳯姨一直在身边照顾她,而五舅要照顾鳯姨。他有时候打电话跟妈妈诉说烦恼,鳯姨整天抗拒吃药,他只能把药敲碎了放进她的饭菜、饮用水里,但即使按时吃药,她也不时就会发作。有一次跑上天台去大吼大叫,幸好他从市场买菜回去发现了,赶紧将她拉下去,否则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大姨妈他们不理解他的辛苦,只会站在舅父那边指责他不去工作赚钱,说得很难听什么“有手有脚不去干活”……
婆婆以前的那些老朋友,在婆婆不再开方子后,都很少再来看望她。只剩下娟姑、芳姑、意姑几个新年会去拜个年。娟姑还因为女婿的新面包店很忙碌请他们去帮忙,五舅、鳯姨和婆婆去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那出租屋靠近路边,晚上车辆噪音太吵,鳯姨失眠严重,没住几天就回福田了。
鳯姨故意“发疯”了一回,打电话给三个哥姐,说自己无法照顾婆婆了,让他们请人照顾。三人自然不愿意,现在请个家政照顾老人起码七八千,比敬老院还贵呢,也明白鳯姨的意思,商量好几天后,决定凑钱每个月给鳯姨一千元照顾婆婆。就这样没过多久呢,舅父舅母就设法去给鳯姨申请低保、残疾补助等,申请通过后每个月有几百元补助,补助下来后就不再凑那一千元了。不过,这确实是舅父的风格,这么多年了,不管物价怎么变化,他每年给婆婆的生活费没有变过,每月一百元。
五舅一双鞋总是破了就用玻璃胶一补,再破再补,听说都补了五六回,还不舍得扔。他年纪不大,从不喝酒,但得了痛风,有时候脚痛起来就下不了楼梯去买菜,让鳯姨去吧,根本放心不下,她经常忘记拿找回的钱,看见打折宣传的活动商品,没用的都抱回一大堆,买一趟菜花掉好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