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质量不咋地,当时唐伟东喝完竟然还上头了,跟后来喝的啤酒比起来,就跟不是一个东西似的。
进入九零年代,国外各行各业的公司和机构纷纷抢滩登陆种花家,啤酒行业的巨头自然也不例外。
诸如嘉士伯、百威、喜力、朝日、麒麟、三得利等啤酒集团,一窝蜂的涌入种花家,到处收购啤酒的生产企业,来生产自己品牌的啤酒。
啤酒这玩意儿,有个时鲜性,想要扩大市场规模,就要尽量就近生产。在他们这些国际巨头进来之前,国内的一些啤酒企业,已经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收购大战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来势汹汹的这些野蛮人,国内的啤酒企业,更不敢停下收购的脚步了。手快有、又慢无啊,闭着眼睛就是一顿买买买。
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硬着头皮跟他们来了一场正面竞争。
在资金上,国内的厂家肯定不如那些国际巨头,收不住脚的清岛啤酒选择了上市,一下拿到了十三亿的资金,这可是九三年的十三亿哦,有了钱的清岛再次加快了并购的步伐。
跟他类似的还有华润,人家华润本来就不缺钱,还有样学样的学清岛也上了市,本钱就更足了,于是就成了清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之后的竞争中,逐渐形成了清岛、华润、燕晶三足鼎立的局面。
至于那些进入种花家的国外巨头品牌?说出来能笑死个人,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被这几家国产的本土品牌打的满地找牙,一点抵抗的余地都没有。
见事不可为,后来他们干脆就放弃了。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你们的原则,他们不自己生产啤酒了,开始利用钞能力大肆入股国内的啤酒企业。
比如华润雪花,他们就买去了49%的股权,清岛也接受的他们的入股。像什么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山城啤酒等那些地方啤酒企业就更不用多说了,很多都被他们给横扫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以为种花家的啤酒行业又是被外资给控制了?错,大错特错,啤酒行业在这次的外资收购潮中,非但没吃亏,几大国内啤酒巨头,还是赚了大便宜的,成为了利用外资的经典案例。
这都是后话,在这里就先不提了。
现在汇鑫投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趁那些国际巨头还没进来动手之前,先他们一步,利用钞能力,将国内的啤酒行业来个横扫、整合。
此时的雪花还没出现呢,目前燕晶和清岛规模也没有后来的那么大。
果子当然要挑大的摘,汇鑫投资的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是顺义县的那个“小”啤酒厂——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