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障碍,恐怖的出血,成为手术最大的障碍。
止血!止血!完美的止血!系统空间的手术室。
熟悉的手术台,熟悉的机械臂助手,台上躺着复制出来的藤原谷生的实验体。
系统复制出的病例,是复制瞬间状态的真实病例。
也就是现在躺在手术台上的实验室,与刚刚复制那一刻的藤原谷生,一模一样。
凝血时间被延长,即使针刺一样的小孔,出血也会持续五分钟以上。
就像平时手术一样消毒铺单,然后杨平开始手术。
切开皮,打开椎管与颅底,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手术刀切开上颈髓与延髓,剖面立刻到处冒血,杨平手里的双极电凝以极快的速度,精准地将剖面点一遍。
出血点全部被消灭,这种止血点到为止,双极电凝接触出血点的位置要准确,不能有误差,而且持续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会给周围组织带来灼伤。
这太难了,即使能够快速止血,也无法避免因为手法的轻重控制,造成延髓组织的灼伤。
本身双击电凝止血的原理就是将出血血管末端收缩碳化,进而闭塞,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造成周围组织的灼烧和碳化。
如此多的出血点,每个出血点增加灼伤,所有的出血点加起来,给延髓造成的损伤就是致命的。
这他妈哪是人做的手术。
就算超级电脑控制激光进行点焊,也没办法做到如此精确细腻。
杨平沉住气,稳住双手,把手术勉强做完。
止血还算满意,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成功的要求。
实验体因为术后少量的渗血,宣布死亡。
杨平并不灰心,继续手术。
连续做了五台,病人不是在术中死亡,就是在术后死亡,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要知道,人不可能踏进两条一样的河流。
同样,每一次的实验体一定存在差异,即使差异很少,杨平每一次切开,组织的剖面不可能保证一模一样。
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一个剖面的出血点一模一样。
只要存在不一样的新的未知的出血点,止血手法就不可能做到最佳。
如果要做到真正的完美的止血,除非做到现在训练时,切开延髓与上颈髓的时候,每一刀做到一样,剖面的出血点一样,这样止血的时候,就可以形成肌肉记忆。
这是多么难呀!
如同快速将几十个,几百个光滑的铁球,一个一个叠加,一直往上垒加,还能保持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