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游牧部落,部落每年春天都会迁移,即便可汗站在面前,他们也不一定认识。他们也没有接受过所谓的爱国教育,在那些牧民眼中,部落的首领才是他们的老大。
当初突厥和契丹停战,便是他们身后的势力强行干涉。
契丹还好一些,毕竟耶律指颜与耶律齐辉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出于兄弟之情,他也不忍看到自己的弟弟死在汉军手中。
突厥那边的情况稍微有些不一样。突厥目前的可汗叫做鲁斯颊利,他能成为突厥可汗,完全是因为他爷爷当初的威望,得到了大多数各部落推举,上位成为了突厥可汗。到他这里,才算是第三代而已。
话是这么说,并不意味着突厥是近百年才有的国家。突厥在塞北建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鲁斯颊家族成为突厥可汗之前,突厥一国属于阿史那家族。
阿史那家族被推下神坛,只能怪阿史那库鲁的太爷爷昏聩,失了民心,从而导致突厥境内的许多部落不再拥护阿史那家族。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史那家族虽然没落,却依然有追随者。阿史那库鲁的父亲较为平庸,没做出什么亮眼的事情。阿史那库鲁与他们不同,诚信待人,又曾多次率部抵御与契丹的摩擦。几十年来,积攒了不少威望,阿史那家族,大有重现往昔辉煌的迹象。
南下征讨汉朝,虽败犹荣。得知他成为汉军的俘虏后,多个部落的首领前往国都,强烈要求鲁斯颊利出兵,营救阿史那库鲁。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能被俘虏,只能说明阿史那库鲁身先士卒,与兵士一同冲杀,才给了汉军机会。在他们眼中,敢于一马当先的冲锋陷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自然值得敬仰。
看到这么多人为他求情,甚至不少部落的首领前来请战。局面很尴尬,一部人主战,一部人主和。双方在鲁斯颊利可汗面前争论不休,迫于无奈,只能先安抚那些主战部落的首领。与汉朝和谈之策,先将阿史那库鲁接回突厥,在做商议。
主战派争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阿史那库鲁,既然可汗做出了承诺,此事暂时告一段落。
首领们这么一闹,鲁斯颊利可汗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产生了很大的怨念。毕竟阿史那家族执掌突厥几百年,而自己的家族执掌突厥还不足百年,根基自然没有阿史那家族的根基深。种种原因,令他心中对阿史那库鲁有了些不满,更多的则是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