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詹妮弗去跑宣传的时候,李睿来到比弗利山庄的一座私人影院,和狮门影业的伯恩斯一起参加了一场小型的内部试映会。
参加试映会的都是各路媒体的记者和专业的影评人,他们是每部影片上映之前都需要好好打点的人物,往往他们的一句称赞就会给影片带来成百上千的观众,而如果被他们抨击,可能电影还没上映口碑就已经崩坏了。
不过这种影评人们的好日子也维持不了多久了,随着IMDB和烂番茄等网络点评网站的不断壮大,年轻一代观众更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沟通交流,从相似的人群中获得影片推荐,而不是去看专业影评。
李睿琢磨着,要不要把烂番茄买下来?当番茄的老板,给自己的作品刷好评,光是想一想就美滋滋。
“李,好久不见。”见到李睿,伯恩斯非常的高兴,没有人会不喜欢李睿这种有钱事少的股东。
“你的气色很不错,看到你这个样子,我对《饥饿游戏》的票房就有了信心。”李睿和伯恩斯开玩笑的道。
伯恩斯道:“我当然很有信心,不过影评人们的评价并不高。他们认为我们把《饥饿游戏》拍成了一部肤浅的青少年冒险片,背离了原作的本意。”
李睿看了看四周的中年男子们,低声道:“你说有没有一个可能,这部电影就不是拍给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看的?”
伯恩斯哈哈笑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这时又有几位权威的影评人走进来,伯恩斯赶紧起身相迎,无论内心里喜不喜欢影评人,出品方都得以礼相待,否则被对方在报纸或者网站上酸溜溜的报复几句,可能就会对票房有不利的影响。
影评人们坐下来,来自于《洛杉矶时报》影评专栏的查理问道:“你们有人看过《逃离德黑兰》了吗?”
“我看了。一部还算不错的片子,好过《飓风营救2》。”另一位来自影评网站的亚当道。
“WOW,你这个回答让我怀疑你是在夸奖它,还是在诋毁它。”查理笑道。
四周响起一阵愉快的笑声。
对于这些影评人来说,用辛辣尖酸的语气批评电影,算是他们圈子里的一种习惯。任何一部电影,包括那些在影史中留名的经典,只要他们愿意的话,也可以嘲讽的体无完肤。
当然这些批评会不会出现在他们最终的影评里,并不完全取决于电影真正的质量,而是要看出品方的“诚意”。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年代里,文字和态度都可以用来换取其他的东西,价格到位,《逐梦演艺圈》能吹成《舞出我人生》,价格谈不拢,《肖申克的救赎》都能贬低成《深海越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