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来看,更像是小说大纲,描述了某村贪腐案发前后,镇上相关人员的动作反应,勾勾画画,没有耐心根本看不懂。
而且作者过于懒散,其中的地名人名,都用了字母来代替,简直让人头大。
难道高茂林是故意捣乱?
回忆了前后细节,计凯山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
高茂林行将退休,如非特别必要,绝不会来趟浑水,更不会在风头浪尖上,整点笑料来捉弄他。
他拿出手机,打出所有的字母,看着看着,就看出了些门道来。
文中的字母,恰好对应了原文山镇班子,比如Z是郑德环,G是郭高贵,W是王金超,为了区别,他对赵丰收用了F,很有迷惑性。
这是他对龙口村案件的全程记录,包括了他对各人的分析。
关于这个案件,计凯山非常熟悉,他曾专门调阅过案卷,当时还觉得非常惋惜,结案有点草率了。
根据他多年的经验,龙口村案件的背后,应该有大鱼存在,而且不止一条。
高茂林的日记中,恰好有同样的怀疑,虽然人名是字母,但所有的箭头,最终都指向了“l”。
可能是写错了纠正,或是怕被人误读,在小写“l”旁,又专门写了个“L?”还加了一句话:“他从未离开过。”
他有些明白了,高茂林是想告诉他,龙口村与拐子村的案件,不是孤立产生的,有人隐藏在黑暗中,而且这个人存在很久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促使高茂林展开的调查,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做这件事绝非一日两日,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和自己一样,孤独且充满了艰辛与磨难。
否则在文山镇工作近四十年,他早应该将证据公之于众,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可是他没有那么做,而且选择隐忍至今,只能说明一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而且他谁都不相信。
还有一点引起了他的注意,高茂林怀疑的目标,和他不是同一个。
难怪他在电话中说,我们在做同样的事,我们都不能错。露出来的冰山,未必是全貌。
他在提醒计凯山,收到的资料不能完全相信。
从文中抱怨的口吻来看,他曾无限接近真相,然而龙口村案件爆发,郭高贵等人的被处理,让渐要清晰的线索再次变得模糊。
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了。
退休之后,很多事都无法再继续,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惜冒险与计凯山联系。
可是今晚的不速之客,打乱了一切,只能等明天再问了。
不过老高真是,太谨慎了吧?有啥事不能在单位说,还要跑去犄角旮旯,演聊斋啊?
忽然觉得哪里不对,他俩是通过电话约的,应该没有外人在场,出现在木椅厂的人,是如何得知的地点?
他和高茂林,至少有一个人被监听了。
想到这儿,他感到毛骨悚然,再也躺不住,赶忙拨打对方的电话,但打了好几遍,始终没有人接。
只能等明天再说了,明天无论如何,他要和高茂林好好谈谈,必要的情况下,立即向上级报告
然而,就在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文山镇时,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高茂林在河边上吊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