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大周各地农户家中状况都不会差得太多,先省些铜板买陈米,等到开春后,野菜便多了起来,田地里也能再种上一些,足矣坚持到秋收。
见沈筝面有愁云,尹文才倒是反过来安慰她道:“沈大人莫要如此,这种苦日子没多久了,待高产水稻下地,往后都是好日子等着百姓们呢!”
不说其他的,就是一亩地种出来的一千多斤大米,一家几口人都不一定吃得完呢!
他每每想到这儿,便会觉得这会儿的苦日子算得上个甚?阳光明媚前的毛毛雨罢了。
沈筝微微点头,但她脑子里还在想一件事。
其实有一种作物,能弥补青黄不接时粮食不足的情况,这种作物产量极高,高产品种甚至能达到高产水稻几倍产量。
——红薯。
大多红薯适宜秋季下地,也就是稻谷秋收之后。且红薯出藤后,薯藤还可以择下单独食用,只要不过度采择红薯藤,也不会影响薯块生长,属实是种一举两得的粮食。
但红薯种植要比水稻种植更麻烦一些,光说红薯虫害,就高达十几种。且红薯是地里作物,一旦红薯块生了虫害,还不像水稻那般能及时察觉。
但种植红薯有必要吗?
沈筝想了一会儿,得到的答案还是——有必要。
红薯虽虫害多,但却是一种比高产水稻还要“贱”的作物——它对种植土质的要求极低,甚至乎水稻最为“讨厌”的沙壤土或壤土,反倒是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