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家虽然都已经猜到了李九渊的想法,可他们却不能直接揭穿。
因为他们心中也有类似的想法。
若是揭穿,犯了众怒不说,还将自己的后路一并切断。
故而纵然其他官员反对,也都是从其他方面开始辩驳。
接着便有大臣上前一步,躬身反对道。
“陛下,臣有异议,臣认为李尚书此言不妥。”
“依照李尚书此言,我大周商人做买卖难道就做一锤子买卖?”
“固然因为路途损耗,会让这些域外蛮夷再来大周购买商品。”
“可也会给这些域外蛮夷留下一个我大周商品易碎的印象。”
“今后在与我大周做其他交易时,心中难免会有所顾忌。”
“臣以为,在放开自由交易初期,还是要给这些来自域外的客商留下一个好印象。”
李九渊一听这话,他立即反驳道。
“陛下,臣认为此一派胡言也。”
“我大周乃天朝上国,所产商品万国贵族皆为之追捧。”
“我们能够拿出一部分商品给他们已是上国恩赐。”
“哪轮得到他们挑三拣四?”
“莫非各位同僚是觉得赚取税银之事要凌驾于大周威严之上?”
原本还有其他几位意图辩驳李九渊的官员瞧见李九渊如此强硬的态度时,他们默默地低头默不作声。
这谁敢辩哪,再辩下去,就涉及大周脸面的事情了。
如今朝中谁人不知咱们这位陛下最好面子。
这可是陛下的底线,谁敢触碰,谁就等着被陛下记一笔吧。
仁治皇帝见李九渊快要把话题聊死了,他的内心其实也产生了一丝紧张之情。
自己好面子确实不错,可这面子毕竟不能当饭吃啊。
这一个市舶司就带来了六百多万两的税银,占今年税收总和的四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数额,还是可以让他暂时放下面子的。
有钱他可以兴修水利,建设桥梁,还可减轻在农税上收取的比例,为大周百姓谋福利,能获得更好的名声。
而且还可以保障各边军的粮饷发放。
只有自己能够给他们足够的保障,他们在为国效死时才会更加英勇。
有钱还可发展文教,照顾更多的孤寡罹患之人,也可发展大周医疗水平,总之有钱的好处太多了。
所以,看在钱的面子上,仁治皇帝都想开口缓和眼前的气氛了。
而就在这一刹那,站在李九渊身旁的工部尚书左兴国上前半步,朝着仁治皇帝施了一礼,接着便开口道。
“陛下,臣有话说。”
仁治皇帝见有人主动站出来打破僵局时,他的眼前一亮。
不过既然有人开口,那他自然要继续保持他的皇帝威严。
“哦?左爱卿可是有不同意见?”
“有何想法速速道来。”
左兴国见仁治皇帝没有丝毫动怒,他心中也大致揣摩出了仁治皇帝的心理。
果然,在巨额财富面前,没有几人能够保持理智,哪怕是陛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