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珍回答道:“怎么会不认识呢?他可是东方甄选的知名带货主播啊!”
杨涛接着说:“其实,你对他的了解只是一部分而已。他还是杜甫诗歌的崇拜者之一呢!”
听到这里,海珍有些惊讶地问道:“哦?真的吗?那你觉得李白的诗好还是杜甫的诗好呢?”
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杨涛对于两位唐代大诗人的评价,因为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而且每个人的观点可能都不尽相同。或许通过这次对话,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你是知道的,我对谁的诗更感兴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这些年轻人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老师们也难免会受到教材的限制和影响,导致他们难以畅所欲言、讲出真实的想法。进一步说,我们的教材编写又受到政治家们的左右,于是乎,政治家们对于某些诗人的喜好或者偏见,就会直接反映在教材对于不同诗歌的评价和选择上。如此一来,哪些诗被视为具有政治意义的作品,也就不言自明了。
比如说,杜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一直受到压制,这究竟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为李白的诗歌让出一条路来。杜甫的诗素有‘千家注杜’之称,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反观李白的诗,则只有‘一家注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上头才搞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
而郭沫若为了迎合这次运动,便发表《李白与杜甫》。批林,我是双首赞成的。批孔完全没必要,难道只是为了批判杜甫,将他拉下马,好给李白让路吗?杜甫的诗作中充满了儒家思想,于是就给他贴上富农的标签。那我不禁要反问一句,如李白去嫖娼,又该算是哪一类人呢?很显然我们政治家多双标。
实际上,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的诗歌都不能算作政治诗,但政治家们喜欢谁的诗,谁的地位就能得到提升。那么,你们说说哪位诗人的作品更受我们的政治家青睐呢?显然不言而喻,杜甫的诗恐怕难以受到当代政治家的欢迎吧。
其实,在唐代,杜甫、李白、王维和李商隐四人的天赋不相上下。如果将杜甫四十岁时的作品与李白的诗作进行对比,便能发现这一点。此外,如果抹去杜甫的诗作,单就李白、李商隐和王维三人的诗歌来比较优劣,他们三个人各自有着独特的长处,其他人根本无法替代啊!很难说谁是第一位,都不能服众。但杜甫不一样,他的存在就他的诗为尊。”杨涛说道。
海珍气愤地喊道:“你简直要把我气炸了!你说了这么一大堆,我还没有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