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两人很快就揭过了刚才的不愉快,交流起数学而来。
一个人的数学水平高低,在这种交流中很快就能见分晓。
只需几个问题一问,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能够准确衡量出对方的数学造诣。
这与文科的评判标准截然不同,文科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明确标准,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达成一致。
以99年轰动全国的新概念作文事件为例,韩函因此一举成名,接连发表了几部作品并登上了当年畅销榜的首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关于他是否代笔创作的质疑。
尽管他的粉丝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但质疑者也同样坚持自己的观点,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比之下,理工科尤其是数学领域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尤其是在数学中,对与错是泾渭分明的,没有中间状态。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会给你任何弄虚作假的余地。
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某个概念或原理,并且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构建出它的逻辑框架时,你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它。
此外,数学还是一个天才辈出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里,每个人都充满了傲气,对自己的能力和见解充满自信。
因此,在论文质询阶段,你需要面对的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的围攻和质疑。
他们会对你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查,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和挑战。
即使你能够在这种轮番围攻下坚守自己的立场,证明自己的论文完美无瑕,也并不意味着你验证的猜想就会立刻变成定理。
在数学领域,一个猜想的验证过程是非常严谨的。
即使你在论文质询阶段成功地抗住了逻辑的攻击,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具有合理性是完美的,也还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在这之后,你的猜想会被广泛地传播和讨论,接受全世界数学家的审视和验证。
只有经过至少一年的时间,当所有的质疑都消散,所有人都认同你的猜想时,它才会被正式写入教科书,成为一条公认的定理。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艰难,但正是这样的严谨性保证了数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丘老主要研究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和广义相对论这些具有明确方向和深厚底蕴的领域不同。
江辰的学术生涯显得更为多元和广泛,他并没有一个固定或主要的研究方向。
他的研究兴趣横跨多个数学分支,展现出一种对知识的全面探索和深刻理解。
如果外界非要给他划分一个方向的话,那么从他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来看,江辰似乎更偏爱数论中的质数研究这个领域。
在这次与丘老的交流中,江辰更多地是向丘老请教几何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有了之前研究埃尔德什等级差猜想的经验,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几何作为研究工具的重要性和好用之处。
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向丘老请教和学习,进一步加强自己在几何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丘老目前的主要精力除了在国内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数学人才,将知识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