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下来是库银拨付的一月之后,李承平很想摆烂,这么久才把自己插进去,确实是可以把怀疑降到最低。
但严阁老怕是早就把账消的差不多了,他只求张阁老能给力点,留下些蛛丝马迹给他。
既然是虚职那肯定是不能没事就往太常寺跑,三天去一次才符合大乾官员的常态,这是李承平根据徐学士来翰林院的日常估算的。
徐嵩兼着吏部的职,来翰林院基本都是三天一趟。
给新科进士加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当李承平加官后第一次走进翰林院,门口站着的都察院经历都显得拘谨了不少,显然是听到信了。
他往常都是无所吊谓,一副不想上班的模样。
今日他却难得开口,笑道:“李大人亲自来上值啊!”
要是脸上能刻字,绝对能在李承平脸上看见“无语”,不亲自来上班,还能找人替班啊!
也知道自己说错话,经历尬笑一声,侧身示意李承平可以进去了。
“还装,你还装。”
“你真是为咱们这科的进士争光啊!”
“这得请客吧,上次的汾酒完全没喝过瘾。”
......
一个太常寺典簿的官虽说不是个实职,事情透露的信息却不能按官大官小,职高职低来算。
简在圣心是每一个得知李承平加官之人心中所想,一次面圣得到这么个好处,大家想不起哄都难。
老翰林的圈子很难融入,但这些同年天然就是一个政治圈子,搞好这里面的关系其实已经很能考验人。
请客吃饭,李承平张口就应承下来,喜事嘛自然是大家聚在一块庆祝一下。
尤其是他在柳安和宋盛那里得到了不少户、工部的消息,可见交好这些人建立流畅的消息网络是多么重要。
索性,李承平就将观政的一众新科进士都宴请一番。
李承平在同年圈子里运作,自然是被这些官场老油子看穿,这些老翰林大多一笑,同时心中又后悔,他们当年怎么没借此笼络住那些同年。
除了三年散馆的庶吉士,能进翰林院并待下去的都是当年的一鼎甲或庶吉士中的佼佼者,影响力放在当年是头一档。
下功夫联络感情是没问题的,当初要是能想到这一茬,现在也不至于见到同年就吆喝一声,回忆一下今夕是何年,丝毫借不到力。
王明觉亦是这个想法,对李承平愈发看重,觉得这小子是个能聚力的。
军资备齐,大军当然到了开拔之时,直到这日李承平才晓得林端竟然也随军北上。
这事爷奶没和他说过,连林妙意都没在信中提过,想来是他爷爷不让她说。
一时间让他沉默了半晌,公主和驸马都尉的亲孙子若是想要躺平,寻个都督府的安稳官职一躺就是,可见林端不是混吃等死的纨绔。
......
太常寺提供的账目很扯,典簿这个官职职衔不高,但过手的文字却不少。
随从左右的是太常寺的协律郎王英,他负责与李承平接洽,这人眉眼间每时每刻都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