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李振良不愿意去柳府,李承平也与他想法相同,老是麻烦人家,肯定不好。
“真贵,府城的花销不是咱们能负担起的。”
李振良端进来两碟小菜,红烧鱼和豇豆,鱼肉是客栈肉类里最便宜的,想着让李承平去书院前吃好点。
“书院的伙食多半没家里好,但一定要吃饱,不要俭省。”李振良从荷包里面掏出十文钱。
原本以为是递给李承平的,没想到李振良将十文钱塞入袖口的夹层中,却将荷包递到儿子手心。
“爹,我有钱,这是干嘛!”
李承平不想拿,这应该是李振良和许莲两人的私房钱。
每年家中土地的产出和酒肆的营收,除开花销,大半是要交到余氏手中。
李家并未分家,多劳多得,余氏会从中分拨出一部分给每家作为私房钱,酒肆营收无疑占大头,所以每次大伯家会分的多些,其余会攒着以及留作家用。
再就是李振良每次编竹筐和做一些木活,都可自行留着。
最开始,李承平去村学念书时,家中是不看好的,后来展现一点天赋,二婶也就不再说些什么。
但读书耗钱,不是说说而已。
笔墨纸砚消耗极快,因为李承平想要尽快的出成绩,临摹的字帖和感兴趣的注释讲解都从未短缺。
这些钱是不敢问奶奶要的,钱是大家的,二婶家的李茂才也要进学读书,一碗水得端平。
犹记得每年秋收结束后,李振良总会去渭水码头干力工。
就为了那每日五文的工钱,俩月下来,硬是咬牙节省,只为儿子读书花销,到了后来家里种起甘草才有所好转。
瞧着儿子懂事的模样,李振良欣慰的笑笑,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儿子的头。
其实每到这个时候,李承平都会躲开,因为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