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科举,寒门读书郎> 第125章 工作量加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工作量加大(2 / 2)

这点大多只限制生员,对于监生则要求低些。

凡是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过科考、岁科。

除了生员,其余都是官学内部小考,裁定后报给提学道衙门即可,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考中了,那以后可就是举人了,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

王朝初期,朝廷官员稀缺,别说举人但凡是个秀才,都给拎走去官府任职。

大乾朝稳定数十载,熬的李固这样的开国百户都老了,随着人口、经济恢复,读书人增多,再想像先前那般可就难。

举人若是硬等,说不准得等个五、六、七、八年,即便是有关系,也得排几月甚至一两年。

王朝中后期就更难了,一官难求。

想当官,不使银子是不可能的,除非指望朝廷公正。

但前面插队的就是公正的塞进来的,这去哪说理去。

但不能说做官要排队,举人的含金量就不高,作为这阶段最底层的‘士’秀才的特权俨然不小,更甭说举人。

免税田地多达数百亩,免除徭役的名额多达数十,见官不跪那就更是小意思。

好处多多,这就是百姓热衷并推崇读书人的原因。

李承平自然也是眼馋,不过看着这些柳安送来的选文集,他发愁呀!

文集是指将一个人或多人的文章作品(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汇集而成的书籍。

通常是按照作者年代。流派、题材等分类编辑而成,有些文集还会包括作者生平事迹、学术观点等内容。

例如,李承平他们那届的院试文集似的,便是将当年童生试和院试中的优秀文章编辑成一本。

院试文集在士子间广泛流传,只要是醉心举业的,基本上的每年都会关注。

即便是不参加科考的,也会留心于此,以便结交青年才俊,那些与李承平扯关系送礼的士绅就是如此做的。

让人忧愁的是今年的文集属实有点多,文集就是作者所作文章,很能体现作者的才华和思想深度,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感触。

就拿崔提学举例,他曾在福建为官,福建山地众多面临倭寇袭扰劫掠,所以他的诗作中有很多山水田园诗,也有忧国忧民之作。

最为关键的便是文集中关于政论作品,能反映出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对其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建议。

这就是李承平如此关注文集之所在,前来主持乡试的官员,其专属文集被制成分发诸省,在读书人中引起的轰动性效果,就可见一斑。

乡试与院试不同,院试类似于范围性省考,可由学政管辖的提学道衙门一言决之。

所以每当童生试及院试时,大家倾向于寻摸提学道衙门,探听消息。

乡试的主考官,又称‘总裁’,不再是由提学一人决之,而是朝廷另派官员主持,提学担任副手,协助主持。

这些总裁多是翰林院官员,这种能镀金的活,当然是由这些清贵人给争取到。

皇帝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