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林美玉他们又寄过来了一包山野货,有蘑菇,木耳啥的, 顾昭又拼拼凑凑的做了一盘肉菜炒蘑菇,还有胡萝卜炒木耳,炖扣肉的肉汤还炒了一盘粉条。
也不知道顾昭怎么做的,那盘粉条炖的十分的干爽q弹,看着有一点像蚂蚁上树,但是粉条里面并没有肉末。
还有一道甜口的松仁玉米,以及地三鲜。
总是田甜穿到这边这么长时间了,就是在饭店里吃过锅包肉,但是因为去饭店的次数比较少,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有猪肉供应的,所以她吃锅包肉也吃的比较少。转眼十多年了,她吃锅包肉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扒拉出来。
在看到桌上竟然有锅包肉,田甜恨不得立刻往嘴里面塞一口。
顾昭上桌之后把菜整理了一下,把锅包肉,还有甜口的松仁玉米,以及田甜爱吃的地三鲜,还有田甜从一开始就十分感兴趣的,那道肉汤炖粉条,端到了田甜的面前。
他们这边是流行女士菜的,把带着甜口的菜统一称为女士菜,如果,一大桌子的人点了女士菜,大家全都会默认的把女士菜放到女士的前边。
而女士菜也大多都是甜口的饭菜,这倒并不是有什么男女歧视,而是这个时候的糖很珍贵,而且女士也在劳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东北女工人的数量并不比男工人少,大家又认为糖对女人的身体十分的好,是补身体的,所以就弄了一些甜口的菜,是特意做给女人吃的。
而且点菜大多都由女士先来点。
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倒是没有什么女士菜的说法了,是这个时候做的女士菜也都成了,以后上餐厅必点的菜品,老少皆宜,大人小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