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眼下,已经有了虎视眈眈大举挥兵南下之意!
如果两国一旦开战,北方战线,大康本就极为吃力!
可若是与此同时,南方边境再起大的战事,大康必定陷入两面用兵的被动局面!
如此一来,大康危矣!
因此,要么只因为那南楚国王,是算准了他景隆帝,这个节骨眼上,根本不敢南下用兵。
才敢如此跋扈,肆无忌惮地挑衅!
目的只有一个,趁机夺回当年武帝时期被大康占领的土地城池人口,并且彻底脱离藩属国身份。
还要狠狠地敲诈一笔好处!
要么,那南楚西诏宋吕三国,根本就与庆国,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
可无论是何种原因,却已是将大康,彻底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若义正严词拒绝这些无礼要求,南面恐怕避免不了一场战事……
眼下这节骨眼,庆国已有粮草兵马调动的迹象,大康绝不敢分兵南下!
可若是答应……
堂堂大康,身为宗主国,竟然向藩属国割地,拨付钱粮,甚至下嫁公主和亲!
那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别说他景隆帝登基以来,哪怕大康立国,如今已历经六任皇帝,还从没有过给他国纳贡和亲,委屈求全的先例!
更何况,还是藩属国!
那是要让天下人耻笑的啊!
他赵泰死后,还有何脸面,九泉之下去见列祖列宗?
而至于这南楚使团,进京之前,为何会来这临州城,找到这王修小儿,原因便再简单不过了!
所谓讨教……说到底,不过是挑战!
毕竟,这小儿虽无一官半职,却已是大康朝廷,长达十年唯一赐封的侯爵!
中秋诗会上,洋洋洒洒二十五首精妙绝伦的好诗,又有细盐提炼技术之惊世奇功!
那自然,绝对算得上眼下,大康最炙手可热风光无限的人物!
一定层面上,甚至算得上大康儒生士子的脸面!
若是能在此,借着讨教的名义,将其狠狠羞辱一番,这南楚国,也算是扬眉吐气……
再进京觐见,天子面前,气势上也强势了许多!
如果没看错,那使团中,那二十多个身着常服的男女老少,甚至夹杂在宫女侍卫中不少人,皆是南楚国才学见识方面,真正堪称翘楚的人物了。
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与谈判,不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