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诸葛瑾自然与其他几个弟弟妹妹的关系就很不好。
但诸葛瑾并没有遭太长时间的罪,章氏在生诸葛均时因难产而死。
那一年诸葛亮才只有三岁,诸葛瑾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章氏死后,诸葛瑾总算是扬眉吐气了,诸葛珪也没有再娶。
五年之后,也就是诸葛亮八岁的时候,诸葛珪也撒手人寰了。
长嫂如母,长兄如父。
如果家里的父母都不在世了,按说应该当大哥的撑起一个家庭。
但由于诸葛瑾跟几个弟弟妹妹的关系一直不好,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出走。
诸葛瑾以避难为由前往了江东,后来又因为才华出众,逐渐地进入了孙权的视野。
诸葛瑾一走,剩下的几个弟弟妹妹可就惨了。
两个姐姐很早就嫁了人,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弟弟诸葛均投奔了叔父诸葛玄。
诸葛玄先是担任豫章太守,后来又被免职,便去荆州投奔了刘表。
结果没过多久,诸葛玄也去世了,诸葛亮便带着弟弟去南阳隐居,以躬耕陇亩为生。
诸葛亮本来打算做一辈子隐士,就像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那样。
但后来他却发现自己并不是当隐士那块料,对于名利的渴望,心中始终是挥之不去、欲罢不能。
最后诸葛亮终于决定出仕,他最先想到的出路,便是去投靠自己的大哥诸葛瑾。
信写了好几封,却都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诸葛亮又想投靠刘表,可刘表当时已经病入膏肓,也没兴趣搭理一个年轻人。
万般无奈之下,诸葛亮才投奔了屡战屡败、东跑西颠的刘备。
当时的刘备落魄至极,但凡有点儿头脑的人都不看好他,但凡有点儿门路的人都不追随他。
除了那些好狠斗勇的武将,刘备身边也没一个谋士。
诸葛亮因此也对自己的大哥诸葛瑾十分怨怼,如果他稍微帮自己一把,自己也不会落魄到如此田地。
时隔多年之后,诸葛瑾也感到悔不当初。
当年他与几个兄弟姐妹关系不好,那是章氏造成的,与几个小孩子并没什么关系。
但人就是这样,爱屋及乌、恶其余胥。
我讨厌你章氏,自然就讨厌你生出来的孩子。
诸葛瑾知道当年有负于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所以多年来也不跟任何人来往。
上命所差,盖不由己。
此番实在是没办法了,孙权交代下来的任务,就是再苦再难,也得咬牙完成。
两个人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却都是一副耿耿于怀的样子,谁也没有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