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已经触底,港股具备配置机会。总体来看,前期市场对宏观的悲观情绪已经充分反映在市场中, 7月份政策面持续输出利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望在下半年跑赢预期。7月重要部门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新一轮政策发力周期中,三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优化房地产政策、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随着后续相应的支持政策持续落地,有利于继续提振港股市场情绪。
总体看,7月重要部门会议基调更加积极,稳增长政策在路上。叠加基本面方面,7月新一轮修复开启,基建、黑色、化工、暑期消费等高频指标边际好转;三季度可能迎来库存周期切换,即从主动去库到被动去库。因此,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可以“迎接战略反攻”,我们对经济和权益边际上趋于乐观。
展望8月,伴随年中重要部门会议的落地,政策预期的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及中报业绩的考验成为影响市场的短期主要变量:
首先, 7月重要部门会议的政策基调偏积极,整体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重点在于提振经济参与主体的“信心”。下半年政策着力或更聚焦于国内稳经济、稳就业及稳信心等问题上,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延续,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足或持续呵护市场流动性。其次,人民币快速贬值的最坏阶段已过,资金面上之前压制外资流入因素逐渐消除。最后,重要部门会议给市场增加了较多想象空间,但本质上是在防范地产下行风险的“底线思维”之下,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增加各地因城施策的政策空间,地产刺激政策或仍保持较强定力。
整体上,预计下半年政策发力的关键是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三个方面,其中市场关注的地产、资本市场和化债相关的政策措施将逐步落地。首先,地产政策优化有望较快落实,预计会沿着先长期后短期的思路展开。中信证券研究部地产组认为,按揭贷款利率至少还有50-100bps的下行空间,公积金个贷率如果提升到90%将带来约1万亿元的增量住房信贷资金,不少超大特大城市还有不适应当前供求形势的住房限购限贷措施,有放开的空间。其次,活跃资本市场方面,预计后续的改革政策可能从交易端、投资端、融资端三方面展开,具体可能涉及交易端的T+0试点、减税降费,投资端的投资工具创新,融资端的市场进出动态平衡等多项措施。最后,一揽子化债方案方面,短期来看主流模式可能仍是债务置换和展期,可以有效化解存量压力和短周期偿付困难,建议关注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情况。长期来看,隐债显性化并未从本质上清偿债务,平台转型、盘活存量或将是实质偿还的两大抓手。推进节奏上,建议关注2023年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预计政策部署或在会议定调后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