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免费出让土地,并不是没有先例,一般的情况下,超过百亿的项目,几乎都是这样的待遇,只不过有的换个说法而已。
而崔英之所以反对,因为他知道,不管这个项目影响有多大,跟自己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因为项目负责人是孔正东,而具体操盘的,是于明清。
硼钢项目就是这样的模式,让自己很受伤,所以,这一次,崔英不再沉默,他想打破僵局,想让江南的这些大佬们知道,我崔英不是个摆设,想架空我,嘿嘿,没那么容易。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半路上杀出一个李哲来。
最关键的是,这个李哲不是体制内的人,在会上突然的放了这一炮,你想抓住他点把柄,报复一下,都很难。
按理说,作为地方的大佬之一,想报复下面的一个体户,并不是什么难事儿,有一百种方法都不止。
问题是这位个体户与其它的不一样,一是体量太大。想想也是,江南数一数二的人物,实际上已经是首富了,那可不是谁都能动得了的。想当年,华夏那位曾经首富的海滨市大地产商,与当地最牛x的大佬产生矛盾。两个都牛x的人物碰到一起,谁都不服谁,大佬就是想搬倒这位首富。最后首富把总部从滨海搬迁到了四九城,继续在商界混得风声水起,而那位牛x的大佬倒下去了。
这正应了那句话: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二是上一次许华来考察的时候,崔英怎么可能没看到李哲与许的关系呢?以叔侄相称,那可不是谁都能这样称呼的。
虽然自己的靠山也很硬,不过,县官不如现管。真要是把矛盾激化了,得罪的很可能不止是李哲和孔正东,那自己在江南,离滚蛋不远了。
看着李哲走出小会议室,崔英冲动了几次想站起来,与李哲直接接火,不过,还是强忍住把这股火压了下去。
这股火是压了下去,没想到,于明清突然的接过李哲的这杆枪,直接对着自己又是一顿的搂。
最关键的是,于明清最后的那几句话,那可不止是伤人,简直是诛心:
什么“作为江南人了……”
还有“至于说个人的荣誉和名利,我不会想得太多的。虽然不是我引进来的,我愿意不讲名利的为它服务……”
听听这话,什么意思?这不是明显的在映射我不是江南人吗,不为江南的老百姓着想吗?追逐名利吗?
一听到这儿,崔英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下子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用手一指于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