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帝说完后,便宣布了退朝。
众人尚且反应不过来,便看到元武帝离开了大殿。
陆明邕迅速跟上,随侍在元武帝身后。
朝堂上一片喧腾,都在对适才的决定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长孙焘与风先生对视一眼,随后一同走了出去。
风先生抱着玉圭,抬眼看了一眼天色:“这年关将至,虽然现在寒风凛冽,但翻年后就会变天了。”
长孙焘负手于身后:“事情倒是比预计的顺利许多。”
风先生笑了:“不顺利也得顺利,殿下众望所归。”
长孙焘没说什么,只是负手缓缓走着。
他没有看周围的任何情景,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如此熟悉。
由于是父皇最小的儿子,他生来就注定得到父皇的宠爱。
他记得那时候他还很小很小,父皇把他扛在肩膀上,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指着江山黎庶告诉他:“这些将来都是你的。”
父皇的话言犹在耳,然而时光已飞逝多年,中途历经两帝,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证明父皇一语成谶。
长孙焘负于身后的手握住:“先生认为,在本王之后,还有谁可堪大任?”
登基不过是为了让帝星之命成为既定命格,为了对付命师所做的准备。
但是万一呢?
万一他们输了,这大秦的江山交给谁?
谁又能扛起这副重任?
风先生掷地有声:“若是真有那一日,我自当先扛起这副担子,辅弼下下一任君主。”
这话实属大逆不道。
但长孙焘一点也不生气。
若是他和晏晏不幸走了,这大秦的重担,也只能交由风先生,直到培养下一任帝王长成。
如今长孙宗室,没有人拥有帝王资质。
能被寄予厚望的,也只能是大宝和二宝。
最后,长孙焘拍拍风先生的肩膀:“有先生这句话,那我便无后顾之忧。”
风先生笑了笑,不再说什么。
元武帝回到紫宸宫,脚步都轻快许多。
面对宫人的行礼,他笑容满面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