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耳听陈苏丹说的这些,宣舒雅原以为只要待遇丰厚,不愁招不到技术工人,优秀职业经理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学者只要抱有诚意,应该也不是很困难。各国从未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国家联盟话语权历来掌握在拥有资本的权贵富豪手里,即便极个别拥有顶尖技能算得上人才的高技术人才,充其量待遇优厚但绝没有话语权。
川康这些年引进几万技术工人,这些人和家属不下于三十万迁入川康生活,相同的待遇发展中的川康物价低廉更利于生活,可是更多的人因为印象中川康和蛮荒之地几乎划等号,不愿意拖家带口迁居川康。技术工人如此,聘请那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更难,越是顶尖人才越是稀缺,五大财阀和各方权贵富豪在华亭院校中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新兴势力很难渗透,有些东西和钱多钱少关系不是很大,长期积蓄的底蕴时间的沉淀。
王仁智从张承轩和南文龙陆文龙身上意识到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培养人才,三兄弟不但从一向很难招募到学员的隆武军校以私人情感挖来了成映威,并且隆武军校先后有十几名学员加盟直属集团军。兄弟三人虽然和他人不同,王仁智视其为己出,要求极为严格,但是三兄弟知恩图报,特别是张承轩主动担负起了兄长的职责,督促两个小家伙刻苦求学习武,三兄弟可算情况特殊以亲情为纽带。
此外梁花花这两年推荐了一些学员,她本人为了替王仁智招募人才,到现在仍然还留在学校,推荐的这些学员都是长期围绕在她身边试图一亲芳泽的同学,梁花花以她特有的方式回报王仁智,她认为这是自己对王仁智最好的回报。年幼的孩子在七年级以前就可跳两次级,确实非常聪明,未来有可能成大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宣舒雅依旧坚持认为成人后能否成才很难预料,现在为了两个孩子投入一亿两千万巨资不值当。
说实话陈苏丹也认为王仁智这件事情办的不靠谱,为了信守王仁智当初的承诺也不能让於敏华白跑一趟,她不但满怀希望而来,关键是一家人对王仁智很信任,孤注一掷变卖房产试图改变现状,如若就这么让她回石家县,等于害了这家人。陈苏丹对这件事情给出她的原则,於敏华的十万金币必须收,否则恐怕说什么她都不相信,十万金币对隆盛娱乐不值一提,可对於敏华却是一笔巨款,隆盛娱乐的目的不在这十万金币,而是为了取得於敏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