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西凉嘴角噙着笑,从桌子上的筷子桶里抽出一次性筷子递给宋晚木。
面很快上来了,傅西凉挑了一筷子,略微有些失望。也许是这些年吃过太多家小面了,山城本地口味的,魔都知名连锁的......一口下去,他能说出这碗面五六个缺点,比如面条煮得时间太长,导致口感过于软烂,辣子不够香,也偏油腻,作为调味的小葱放得太多,盖住了原本的鲜香麻辣味...对比十几年前近乎翻了一倍的价格,它的品质显然差强人意。
是自己变了?还是这家店变了?这些年自己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确实变了太多,有时候他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都觉得陌生,人固然如此,更何况是一家普普通通的面馆呢?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一家店从开张、倒闭、转手最快的甚至都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同时也有数以万计的店宣布倒闭,融资、上市、并购、重组......这些浮沉他虽然早已习惯,但不可避免地会有厌倦,看了太多同行、朋友迷失的案例,自然知道那些初心依旧的人是有多么的珍贵的存在。
傅西凉不可避免地把目光投向对面的宋晚木,却见她心不在焉地握着筷子,眼神落在窗外马路上的某一处,眼里似乎有些怔忪,透露出一丝怀念?酸涩?又或是释然的意味。
傅西凉随着她的目光往外看,看到的是马路对面站着一个小少女,大概是刚上初中的年纪,怕冷地耸着肩缩着脖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蹦蹦跳跳地奔向一个中年男子的摩托车。那中年男子有着和女孩相似的脸庞轮廓,摩托车后座还坐了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应该是一家三口。三个人汇合后,脸上都同时绽放出大大的笑容,然后就这么以不符合交通管理条例的拥挤坐姿大摇大摆地一路向前。
这情景像是有什么特殊魔力一般,吸引了玻璃窗内的两个人默默观看,一直看到那一家三口的身影像个泡沫一样,消失在下一个红绿灯口的阳光下。
热气腾腾的小面散发着香味,也许是店内的人间烟火过于温馨,向来不太愿意多谈自己事情的宋晚木此刻也轻轻开口:“还记得以前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还没有汽车,周六日是固定的家庭采购日,我们三个人会坐上摩托车一起去镇上,我爸坐在最前面把着摩托车头,我妈坐在最后面,夹在最中间的我穿得严严实实,虽然还是很冷,但是心里却很快乐,哪怕西北风从我耳边狠狠刮过,但我一点也不怕,好像那是天底下最安全的避风港......”
宋晚木如梦如幻的低声述说也唤起了傅西凉的回忆,他也情不自禁地开口:“我懂,我也差不多。以前小的时候,不管有多忙,我爸都会挤出时间,带着我和我妈一起去郊游,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三个就坐摩托车,景色好,阳光更好,别提有多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