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军户都被固定在一个卫所里面,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在卫所里,百户、千户等中下级军官就等于是卫所 里的皇帝,经常会有侵占土地、欺压奴役军户的事情发生。
如果发生战事,军户还要自己承担武器铠甲之类的,甚至连盘缠和口粮都要自备,朝廷发下来的饷银也会被随意克 扣。
自己准备武器铠甲和盘缠去和敌人拼命,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能有多高?!
而且朝廷对军户的管理制度也十分粗暴,是用军法管理军户,而不是用《大明律》。军法可比《大明律》严苛多 了,稍微触犯军法,就得掉脑袋。
因为有以上种种缺点,加之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大明的军户制度仅仅维持了洪武和永乐两朝,之后就逐渐崩坏。
军户不再成为朝廷稳定的兵源来源,而是成为勋贵和军官的奴隶和佃农。
哦不!
就算是(bbaj)洪武和永乐两朝,军户都不是精锐部队的兵源来源。
两朝的精锐部队都是来自拱卫京城的三大营。
三大营中的三千营甚至是以3000蒙古骑兵作为骨干呢。
说白了,京师三大营采用的依然是募兵制,待遇和军户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明朝的军户制度从创建之初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累赘。
而到了中后期,更是成为勋贵和武将的摇钱树。
朝廷划拨给军户的良田也成了这些蛀虫的私产。
这种落后粗鄙的制度在元朝中后期已经崩坏了,但是老朱居然又捡起来用了。
这跟在路上捡人家吐掉的口香糖又有什么区别?!
不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还脏。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叶瑾这样能够预知未来”。
在他们看来,军户制度能够为朝廷提供充足的兵源,从此以后朝廷就不再为兵源枯竭而发愁了。
有了充足的兵源来源,就可以抵御胡人南下牧马,保卫家园不受侵犯。
所以听到叶瑾将军户制度贬的一文不值的时候,在座的几个人先是一脸震惊,然后都朝叶瑾投来了责怪的目光。
就连一向站在叶瑾这边的婵婵都嘟着小嘴,以示不满。
小胖子朱雄英则开口道,“叶先生,若是我爷爷听到你这番大逆不道之言,估计得把你的狗腿给打断咯。”
叶瑾看着他露出森森白牙,“在你爷爷打断我的狗腿之前,我先把你的一双猪蹄给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