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当地酿出来的好酒被称为柳林酒,按照地域判断,秦刚估计这种酒在采用了蒸馏提纯技术之后,大约就应该是后世的西凤酒前身。而他既然提前将这里的蒸馏酒做出,不妨就以“西凤醇”命名。
最令秦刚意外的是,刘延庆有一支亲兵突袭了洪州的一处瓷窑场,从那里抓回了一批技术娴熟的瓷工,据说他们都是从贺兰原那里学来的烧瓷工艺。
而贺兰原的烧瓷业则源于那个背叛大宋投奔李元昊的落第士子张元。他在西夏拥有富贵之后,依然不忘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大宋文化,所以也就专门培养了一批瓷工给自己烧制瓷器,渐渐流传出来,号称西夏瓷,并成为西北地区的贵族所爱。
而这批瓷工被抓到保安之后,正好就被胡衍买过来,新修建了瓷窑,为“西凤醇”烧制专用的瓷瓶。
本着“共同富裕”的目的,也防止自己人为这美酒而沉迷,秦刚为“西凤醇”定下了一条特殊的销售政策:凡是大宋这里的军寨从他这里采购的价格都是两百文一两,但是指导销售到横山及以北的价格是八百文一两。
如此悬殊的售价,纵使是初次品尝了“西凤醇”之后便是赞不绝口的刘延庆,立即大手一挥,用第三次战利品结算的全部收入,订购买下了一大批的“西凤醇”后,他的手下问他在自家寨中留下多少?他先伸了两根手指头,意为保留两成。
之后想了再想又把手下叫回来,改为了一根手指头,压缩为保留一成了。
谁会与能够产生足足四倍的惊人利润过不去呢?
刘家在保安已经繁衍生息了数百年,再加上在这些年里的通婚联姻往来,使得他们在横山山麓一带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联。不过在元丰年间,刘家当时的族长刘绍能曾因为在神宗时的“西进横山”战事中,遣人通知自己在横山部落里的姻亲提前避祸,而涉嫌提前泄露军情,从而此后被贬职审讯,其家族地位,也因此一落千丈。
到了刘延庆这一代,首先是原先在横山区域偏向于他们的姻亲基本都已经设法内迁,其次是自己的族人将尽量向南与大宋境内的人通婚,从而更加快速地推进自身的汉化进程。所以,不管是之前执行对横山羌人的劫掠战术,还是如今通过“西凤醇”去吸纳对方的财富积累的经济战的手段,刘延庆都执行得毫无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