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秦刚此次是以提举天下学政使的名义而来,孙路过来之前,也通知了全路各地的学政官员赶紧到环州拜见上官。
因为这次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礼节拜见,而是从常理分析,朝廷新设立这样一个提举全国的新职位,又怎可能不会给其一定的财权或者其他特权呢?
章楶见状也赶紧让人通知泾原路的各地学政前来,让其一并接待。
原本以为只是简单地接见几个学政官员,加上了解一下各地的基本情况,结果被章楶与孙路这样唯恐厚此薄彼地一折腾,倒也让秦刚有些为难。
“伯纪,你倒帮我想想,在对这些充满期待而来的各地学政,我该用什么样的应对或馈赠,才能让他们满意呢?”秦刚有点头疼,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李纲。
李纲倒是非常实在地问道:“修撰此次可否能从朝廷为州学、县学多争取一些经费与投入呢?”
“若是一地需用个几千贯,倒还能够有所商量,只是这些钱看似不少,但也只能是一次性的投入。只是一州之地,数千学子,还有年年的学习,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李纲听后,思考了一会儿道:“学生这段时间与菱川书院的几位学长交流,问及当初书院对于他们的最大吸引力时,就有多人都提到一个共同之点,就是菱川书院里的丰富藏书。”
李纲的这一说法,令秦刚的心中略有一动,却未开口,静待李纲的继续阐述。
“昔日学习,李纲的家中富足,尚能买得起五经传注以及一些精版校阅过的经史子集。但也见过许多家贫的同学,只能借阅后再自己手抄,不仅极费精力,而且传抄过程中又多有错漏。想必天下贫寒士子皆会有此盼心:拥有一间装满好书的屋子多好!”
秦刚来自于现代,所以一直不能确切地感受到这一时代贫寒学生对于书籍的渴求。而经李纲的提醒,他便忆起了自己的前身当初四处求借书籍回家抄写的模糊回忆。而且当年他在高邮端阳诗会中力拔头筹,知军毛滂拿出来的最重磅奖品,就是一本在寻常县城里根本买不着的《程文汇编》。
“今之学生求学,好的学堂书院及里面的老师固然重要,但是那些一则投钱巨大、二则耗费时日须久。但如能在每一州县,设立一所官立阅书堂,里面存放正版校阅过的经史子集、供本地学生来此借阅,势必意义无穷!”
李纲的这个提议令秦刚耳目一新:“阅书堂?或者叫图书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