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越国王、东京留守事耶律淳专门在王府为徐三摆下了又一场盛大的宴席。
与前次不同,这次的宴席却是设在原本最为空旷的王府后院,为此搭起了一座巨大的主帐篷,最高处足有数丈之高,覆地足有百尺见方,同时见着在它两边及后侧,还有其它的稍小帐篷数座,之间都有通道相连,便就是厨子、侍女、歌舞表演等人所用之处。
在萧菩贤女的精心准备之下,耶律淳这次摆出的场面巨大,但邀请的客人却少了很多。主客是徐三及其随从郭啸,陪客只邀请了留守府判官以上的五六位官员,然后王妃那头顺便也邀请了正在辽阳城的高丽国长公主王文姬。
当然,除了当事人,谁也没有意识到:五日前引起徐副都总管晕厥坠马的,竟会是这位看起来柔弱不堪的高丽长公主。
耶律淳带着先到的徐三正在兴致勃勃地参观自己的书房。他在年轻时十分爱好文学,曾自诩为当今大辽皇室中的第一才子。而如今就在这书房里面,收集了许多大宋禁止北流的各种诗书文集。
“哎!我大辽对南朝禁售战马。这南朝的迂腐之士就对我们禁售书籍。他们怎会知道,这战马那么大,又是活物,边境一拦也就拦住了。可是这书籍,我们随便想想办法,不是想带回来就带回来么!哈哈哈!”耶律淳得意地对着满屋的书籍介绍道,“不要说这之前六一居士【注:欧阳修】、涑水先生【注:司马光】、王荆公【注:王安石】、就是包括大小苏学士,他们的诗词文集,本王基本都尽数收全,可谓是一本不落。最近,去南朝跑商的人还给我带回了汴梁城里新出的一批诗集。平心而论,这南朝的文人雅士真是人才辈出,一代不比一代差啊!”
徐三在听着耶律淳介绍,他的眼光掠过一套名为《淮海词》的三卷书籍时,心里不知为何,顿生一股亲切之感。
耶律淳顺着他的眼光看过来,顺手抽出其中一本,盛赞道:“没想到徐都总管也喜欢这淮海居士的诗词啊!而且你看这本词集,印制得极其精美,真是对得起书中的字字珠矶。”
当徐三翻开这本诗集时,耶律淳十分关注于他的神情变化。因为如果这个徐三就是南朝的秦刚的话,这可是他恩师、族兄的作品集。
可惜,他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徐三只是礼节性地赞赏了翻到的几首诗词。然后又翻起了一本新书。
“潄玉集?看这集名,似是一位妇人之作?”
“正是,此乃南朝汴梁城这几年声名鹊起的才女易安居士之作。这可是上半年才出的新集,汴梁城一时为之纸贵,本王托人也是出了高价才能买回。”这又是一位与秦刚关系密切之人,不过耶律淳看过去的徐三,依旧只是淡定地翻阅着。